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姚改改
“筑爱互助”——亚虎关爱妈妈项目主题活动是亚虎“关爱妈妈”项目的其中一环。为进一步弘扬慈孝家风,宁波市江北区妇联联合宁波市江北区慈善总会、宁波亚虎进出口有限公司于2022年共同发起成立了1000万元“关爱妈妈”冠名基金,创新推出亚虎“关爱妈妈”项目,每年拨出60万元用于关爱辖区内困境母亲。
宁波亚虎进出口有限公司总经理龚利红是“关爱妈妈”冠名基金的发起人之一。在公司运营管理中,她将“以人为本”的理念厚植于企业的文化土壤中。“儿行千里母担忧。”龚利红说,不少人选择外出打工,家中老母亲心中充满了牵挂,因而决定捐资设立“关爱妈妈”冠名基金,关注妈妈群体,定期为相关母亲送上关爱福利。
“去年,通过‘关爱妈妈’项目,困难母亲收到了健康体检等暖心礼包,今年项目进一步深化,聚焦筑爱互助,由社会组织提供专业化服务,为照顾特殊家庭成员的妈妈们提供日常护理、精神关怀和家庭支持服务。”据宁波市江北区妇联主席、党组书记夏慧君介绍,项目搭建了“社工+医疗”服务平台,成立了心理压力疏导小组、社交能力提升小组、家庭工作坊等,有针对性地提供照护知识课堂、冥想训练、照护经验分享、个案服务等服务,进一步增强困境妈妈对未来生活和工作的信心和动力,提升她们的获得感、幸福感。
“这样的形式很好,我们压力释放出来了,精神状态也比原来好,医疗康复方面问题也可以问,她们会耐心帮我们解答。”参加主题活动的孙阿姨说。
目前,项目已在社区妇女儿童驿站、妇女之家等开展减压赋能、健康生活、结伴同行等主题互助小组活动6场,受益照护妈妈达120余人次。
“女性家庭照顾者是社会中非常重要的群体,这两年亚虎‘关爱妈妈’项目根据基层的实际需求,为辖区困难群体妈妈、特殊家庭妈妈等提供了精神支持、互助平台和资源链接。”夏慧君表示,“我们将进一步做深做实这个项目,把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及时带给妇女群众,共同为高质量发展共同富裕贡献力量。”
来源:中国妇女报
责任编辑:姚改改
“缤纷一米线”文明劝导志愿服务活动
这火爆程度
你知道吗?
△街采来咯!“缤纷一米线”知多少
鄞州持续推进
“缤纷一米线”文明劝导志愿服务活动
本周一,短短20分钟
岗位被“抢”完
今天和明天
第五、六批“米晓圈”
上岗啦
↓↓↓
社会工作者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起到怎样作用?
医疗单位中的救助社会工作如何开展?
......
由宁波市健康家园公益服务中心主办的全国健康(医务)社会工作高级研修班于今日在浙江宁波开班,这是全省首次举行医务领域社会工作高级研修班。
此次高研班以“同行者 自有光”为主题,在三天时间里,设置主旨演讲、主题课程、圆桌论坛、专题讨论、案例分享等授课形式,内容丰富。
来自省内外各级医疗机构医务社工部相关工作人员、社会福利机构健康社会工作者、大健康领域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及管理者、高校相关专业教师共计70余人参与此次高研班。
高研班以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浙江省社会工作师协会、宁波市社会工作协会指导,宁波市康宁医院协办,宁波鄞州银行公益基金会支持。
据悉,研修旨在对医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进行全面培养,推动本土医务社会工作者的职业化、专业化发展,使得现代健康照顾服务体系全人群、全方位、全生命周期服务的特征得以实践。
值得一提的是考虑当前国内医务社会工作发展趋势,融入医护与社会工作的双向培养理念,特别是价值体系、规范体系、支持性体系。
图/宁波市康宁医院纪委书记陈春晖致欢迎词
在开班仪式上,宁波市康宁医院纪委书记陈春晖致欢迎词。
她表示,宁波市康宁医院作为一家公立三甲医院,十分重视医务社会工作发展,愿意为积极搭建本土医务社会工作平台尽一份力,并对到场授课专家及参会学员表示欢迎。
浙江省社会工作师协会副会长、浙江师范大学法政学院院长刘梦出席开班仪式,高度肯定主承办方为举办此次高研班所作努力。
图/浙江省社会工作师协会副会长、浙江师范大学法政学院院长刘梦出席开班仪式
刘梦指出,浙江省社会治理走在全国前面,已有浙江模式、红船精神,正值发展医务社会工作的契机,以模式、精神为引领推动省内外医务社工的专业发展,通过高研班交流工作实践,分享有益经验,共同提升浙江省医务社会工作水平。
在主旨演讲环节,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社会工作学系教授,系主任,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医务社会工作专业委员会秘书长赵芳以社会工作在公共卫生体系中的角色、职责与制度化建设为主题,分享了自己的看法。
结合疫情,赵芳教授梳理出风险社会与重大公共卫生事件背后,社会工作在公共卫生体系中的发展历程,让在座学员了解到公共卫生领域是社会工作最早的专业实践领域之一,重点聚焦于“疾病的社会因素”,社会工作与公共卫生领域都认识“社会因素”对于个人健康问题的影响,并致力于通过积极的预防干预措施来解决弱势群体的健康问题。
“医务社会工作在公共卫生体系中的角色与职责概况而言就是四个角色和三项职责。”赵芳教授说。
以认知症障碍公共卫生干预为例,赵芳教授分别从微观、中、宏观进行了三级干预相应的服务提供,强化了医务社工作为的价值和意义。
中国医院协会医院社工与志愿服务工委会常委、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医务社工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社会工作师联合会副会长关冬生结合广东省的经验和做法,与在座学员们分享医务社会工作实践探索与特征。
广东省医务社会工作的发展历程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从2008年开始到2015年的起步期,历经2018年至今的扩展发展期,除了珠海、清远等珠三角地区有了发展之外,经济欠发达的湛江等医疗机构也引入了社会工作机构,逐渐走向区域化平衡。
现场,关冬生分享了一组数据:目前已有超过150个项目、约50家社会机构及其500人左右的社工队伍在该省十几个城市开展。
总体而言,从广东发展历程来看,提供医务社工服务的主体,以采购社会组织的专业服务是一大显著特征。
“广东医务社工发展,以政府主导推动为主,也超过了10年,还不能用’模式’定论。”他鼓励道,这意味着在医务社工发展的道路上,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要摸索,“我们已经迈出脚步,不断探索专业的做法,相信未来可期,路是会走出来的。”
医疗单位中的救助社会工作怎么做?在广州市北达博雅社会工作资源中心医务社工总监、社会工作师、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学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委员、第四届广州市本土督导温冬宝看来,当前医院大病救助存在常规做法及需要破解的三个主要困境。
医疗救助供给存在政策性和社会性两方面局限;
见“病”不见“人”的救助模式难以满足多样性需求;
资源输送渠道不通畅影响帮助的便利性和时效性。
就此温冬宝建议开展物质帮扶与人文关怀的整合性服务,并分享了北达博雅探索创新的实践,尤其是在困境儿童社会工作方面有丰富的实务和研究经验,其中多个服务项目社会影响力较大。
交流分享中有着对生命的尊重和爱护,有着顽强的救助理念和全人的关怀,有着社工的专业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在温冬宝的课程结束后,有学员这样感慨道。
“医学在左,慈善在右。”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社会工作部、患儿体验部、公益基金部主任傅丽丽在主题课程一开场就直抒观点:在人文关怀视角下应有社会资源多元合作模式。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要实施健康儿童计划,加强儿科建设,加强医疗服务的人文关怀,构建和谐医患关系。而儿科特殊性——生理、心理尚未发育成熟,人文关怀成为影响医患关系的重要因素。
那么,什么是医学的理想模式?什么是医学人文精神?
傅丽丽给出了答案:医学的理想模式应该是科学技术与人文精神的结合,医学人文精神是人类挚爱生命、对生命敬畏的精神体现,人文关怀可以有效提升患者的满意度以及治疗依从性,可以为医疗工作的顺利展开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随后,她从链接社会资源、慈善项目管理、慈善捐款使用、医疗慈善发展等方面,分享了值得学习借鉴的经验做法。
拿出手机拍摄课件、携带电脑同步记录、学员笔记上奋笔疾书......课程氛围相当活跃,学员纷纷表示干货满满,收获颇丰。
“佳佳,本周末两天再一次报名天宫庄园点位。”
“园园,我再一次报名鄞州人民医院点位。”
......
今天(4月7日)11时,本周的“缤纷一米线”文明劝导志愿服务活动招募令一出,短短二十分钟,各个点位的志愿者岗位就在微信“缤纷一米线 鄞领新生活”群内被秒杀。
“请看到绿色小脚丫图标,文明排队。”“一米距离要知晓,人群不要围成圈。”......
从健康家园特约摄影志愿者童和风老师的镜头里,我们看到了鄞州人民医院“缤纷一米线”文明劝导活动的生动现场。
“以前不知道哪里可以报名志愿者,刚加入健康家园这个大家庭,感到非常开心和自信。”来自海曙的唐阿姨从朋友圈了解到活动,立刻在4月4日入群并对参与活动充满期待。
家住鄞州区春城社区的董阿姨成为健康家园志愿者讲师已有多年。
她获悉“缤纷一米线”文明劝导志愿服务活动后,第一时间关注且连续三周报名参与活动,像董阿姨这样热心的志愿者还有6人。
舒女士是我们活动的首批“米晓圈”。
4月4日,她又带着孩子,邀请朋友携孩子也一起参与华润万家鄞州店的“缤纷一米线”文明劝导志愿服务活动,成为第三批志愿者里的一员。
天宫庄园景区正值百亩梨园免费开放。
“4月5日,游客们踏青赏花,我们做好文明劝导工作。大家都非常配合,也渐渐形成一米的概念。”志愿者翁女士说,活动提示手牌图案醒目,明黄色马甲背后文字话语温馨,从小细节中提醒着市民注意保持距离。
文明出行一米距离,遵要求齐参与;文明排队一米距离,守秩序不争抢......从出行、排队等方面引导市民,志愿者守好“一米线”,为文明加推。
缤纷一米线,鄞领新生活。距离产生美,更能显文明,让文明之花绽放,为社会文明“增光添彩”,志愿者守好“一米线”,文明劝导齐参与。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时光的车轮碾过一道深深的痕迹,留下又一年金秋的收获。
在这金桂飘香的日子,宁波市健康家园公益服务中心的社工和志愿者们组织开展了“秋水长天,双节喜相逢”系列主题活动。
圆月,自古以来都寄寓了人们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更被赋予了阖家团圆的美好期盼。
来自华信颐养园的老人们、服务人员及管理人员一同相聚,还邀请到老人的子女们共度美好时光。
后疫情下养老机构多元赋能项目立足疫情背景,社会组织作为社会治理的一方积极关注最被忽略又影响最独特的养老行业,并从三个层面实现综合多元赋能,通过赋能养老机构的老年人、服务人员及养老机构管理人员,实现后疫情下养老机构健康有序的运营,总体提升养老机构应对卫生风险的能力。
项目获得2020年市民政局社会组织发展专项基金支持。同时,得到了华信颐养园、宁波鄞州怡康院的大力支持,两家机构的联合主办下,项目已如火如荼进行,让养老服务更有温度。
乐起声动,活动在华信颐养园院长带领的管理人员的动人合唱中拉开序幕,依次向观众展示了三个篇章,共6组节目,分别是由华信颐养园管理人员和服务人员、健康家园的社工及学生志愿者们共同选送,包括歌曲、戏曲、沙画、折纸等多种类型。
“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华信颐养园谢院长带领的管理团队倾情演绎的歌曲慷慨激昂,饱含深情的旋律在舞台上空回荡,用歌声表达对党、对祖国、对生活的热爱之情,对老人们的关爱之情。
一首红歌一段历史,一首红歌一面旗帜。红歌是宝贵的财富,它蕴含的积极向上的精神催人奋进、激昂斗志,是男女老少口口传唱的经典之音。
老人们及家属们挥动着手上鲜艳的五星红旗,跟着一起大声唱起歌曲。
你育我成长,我陪你到老。
沙画视频《万爱千恩》将每一位母亲的培育历程用沙画的形式表达出来,生动形象。
“天上掉下个林妹妹,似一朵轻云刚出岫......”熟悉的旋律在耳畔响起,来自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的学生志愿者刚开口,一下子就收获了老人们的点赞。
长袖飘飘开腔唱,一曲终了情意长……红楼梦的故事家喻户晓,志愿者们以彩妆表演形式上台展示,一个动作、一个指尖、一个眼神,戏曲中能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以歌会友、以歌寄情。长达20分钟的戏曲联唱,志愿者或婉转或铿锵激昂的精彩表演赢得老人们热烈掌声。
时代变迁,情怀依旧,这一首首耳熟能详、脍炙人口的旋律成为唱给生活最美的赞歌。
“疫情的时候,我们无法进园探望老人,心里很是牵挂担忧。开园第一天见到母亲时,发现以往的担心是多余的,老人家身体和精神状况相当不错,这离不开园里工作人员的精心照顾。”现场,家属代表有感而发,老人住在这里她表示很放心,希望老人们在这里安度晚年,也祝福所有的老人节日快乐!
“爷爷,您知道您和您爱人的结婚纪念日吗?”“奶奶,您身边的孩子的生日是什么时候?”“大家知道吃什么样的食物搭配更健康?”......答题互动环节,更是全场沸腾。
提到折纸,大家第一印象就是小时候经常折的小船、手表、青蛙等简单作品。以爱之名,与“纸”有约,当传统节日遇上手工折纸,会碰撞出什么火花呢?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在华信颐养园的服务人员、管理人员、健康家园的社工和志愿者们的共同参与下,五颜六色的纸,也能变成“爱心”,老人们纷纷跟着视频和家属们一起动手。
亲子互动、增进感情、体验手工乐趣,尽在“一纸无限可能”,也将活动推向一个新的高潮!
此次主题活动筹备三周有余,现场持续了两个多小时,座无虚席,大家共同欣赏了这一视、听觉盛宴,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歌声、掌声和欢笑声汇聚成欢乐的海洋。
5月27日下午,由宁波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宁波市计划生育协会、宁波市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共同举办,宁波市健康家园公益服务中心承办,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宁波市分公司、宁波市善园公益基金会共同支持的宁波市计生协“5.29会员活动日”暨“全市家庭健康知识进万家活动启动仪式举行。中国计生协党组成员、副秘书长何翔通过视频致辞,省计生协副会长周丽萍,市政协第十五届副主席、市计生协会长张明华,市卫生健康委党委书记、主任俞曹平等领导出席活动。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谋划和推动健康中国建设,宁波推出“甬有健康”行动,为共同富裕筑就坚固的健康防线。值此计生协第24个“会员活动日”来临之际,宁波市计生协联合市卫生健康委、市爱卫办共同启动全市家庭健康知识进万家活动,旨在通过“小贴士”“大讲堂”“大奖赛”“微视频”“云直播”,传授养育好招、成长之道、沟通技巧、养生良方,普及疫情防控、戒烟限酒、心理健康等知识,倡导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推动健康成为新时代的家风。宁波市计生协希望借此活动,动员广大计生协人凝聚共识,合力在推动计生协改革发展、推动家庭健康促进征程中再立新功。
何翔代表中国计生协对本次活动表示热烈的祝贺,对宁波市计生协在探索建立群众身边的家庭健康服务中心,重点围绕“养育有招”“成长有道”“养生有方”等主题开展全方位全周期的家庭健康促进行动给与充分肯定。
周丽萍代表省计生协对宁波市计生协提出希望,要紧紧围绕健康中国战略和省委推进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重大部署,抓住省委群团改革办把计生协助力“一老一小”暖心行动列入群团助推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十二项战略抓手的契机,大胆探索创新工作模式和服务内容,弘扬婚育新风,做大做强品牌项目。
张明华强调,全市各级计生协要自觉对标“高质量发展”和“示范先行”的工作要求,以“家庭健康进万家”活动为重要载体,传播家庭健康理念、普及家庭健康知识、传授家庭健康技能,以更具计生协辨识度和群众获得感的实际行动,全力谱写促进全民健康、助力共同富裕的新篇章。
俞曹平为宁波市家庭健康促进行动专家团队代表颁发聘书。
市卫生健康委二级巡视员陈月芳为宁波市计生协家庭健康促进中心授牌。
现场成立了“就医有帮”志愿服务项目爱心车队,为失独老人就医配药保驾护航,中国人寿宁波分公司为爱心车队赠送综合保险。
宁波市健康家园公益服务中心主任吴滨滨宣读《宁波市家庭健康促进行动倡议书》后,活动掀起一阵志愿者在线倡议接力的小高潮。
启动仪式后,宁波市家庭健康知识进万家系列讲座第一场“沟通有术 养育有招”开讲,由中国计生协国家级青春健康培训师何传领老师主讲。
整场活动通过网络直播平台全程同步播报实况,在不到2个小时的时间里,全市各级计生协干部、会员、志愿者及广大群众8万余人通过直播在线观看。
通过本次活动,集中展示了全市计生协改革转型风貌和为民办实事的成效。近年来,宁波市计生协以探路先行的姿态,积极开展家庭健康促进工作,推动建设家庭健康服务中心、培育家庭健康指导员,指导建设健康家庭,培养家庭健康“明白人”。目前,全市建有家庭健康服务中心6家、优生优育指导中心和向日葵亲子小屋69家、青春健康俱乐部51家、小棉袄暖心家园36家,培育家庭健康指导员超过600余名,服务家庭数十万户,为促进全市人口长期均衡发展与家庭健康幸福贡献了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