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春意盎然、万物复苏的美好时节,我们迎来了第十八个“世界社会工作日”。3月19日下午,云龙镇社会工作站积极响应号召,举办了以“未来有爱·社工花园茶话会”为主题的活动,向奋斗在社会治理一线的社工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同时也向全社会传递社工的力量与温暖。 活动以轻松野趣、解压放松为主题。开场前,社工们领取了种子入场券,并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鲜花,寓意着社工们将用心浇灌社区未来,为社区增添无限生机与活力。
现场设置了浑水摸鱼、射箭、惊弓之鸟、萌宠、泥园探险等解压项目,大家在各类体验中重拾童趣,感受自魅力。 活动首先对云龙镇对3名优秀社工进行表彰。随后,由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国家婚姻家庭咨询师林哲老师为社工开展“解压后花园”心理工作坊。活动以理论讲授和现场体验互动的方式,学习运用科学解压方法,放松自我,并引导社工们正确面对压力,增强工作动力,以更积极阳光的工作状态为居民服务。活动现场气氛活跃,大家积极参与,愉悦洋溢在每个人的脸上。
此次云龙镇“未来有爱·社工花园茶话会”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让社工们感受到了来自社会的关爱与尊重,也进一步提升了社工的社会认同感和职业荣誉感。我们相信,在全体社工的共同努力下,云龙镇的社区建设将迈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家庭中如何有效沟通?怎么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7月30日,奉化区方桥街道联合宁波健康家园公益服务中心,围绕构筑良好的亲子关系、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这一主题,在方桥街道社工站开展“我们在一起 相伴成长”体验式关爱青少年系列活动。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婚姻家庭咨询师王兆芳应市计生协家庭健康促进中心之邀来到活动现场,为大家解疑释惑。来自方桥街道前江村、后顾村、后江村等地的9名少年儿童,在家长以及所在村的儿童主任陪伴下参加了活动。

活动伊始,一场亲子互动的趣味桌游——“拯救企鹅破冰”让大家快速融入到欢乐的气氛中。作为一位专业人士,王兆芳以身边的典型事例为切入点,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从多方面阐述了家庭沟通的重要性。王兆芳告诉大家,良好的亲子关系的基础是满足亲子双方的心理、情感需要,亲子有效沟通的方法之一就是发现闪光点。
在王兆芳的鼓励和引导下,平时寡言少语、缺少沟通的孩子和家长打开心扉进行沟通。谈起对母亲的印象,一对双胞胎姐妹有着不一样的描述,或喜欢喝咖啡,或乐于助人,或乐观爱笑......现场,这些孩子和家长的亲子关系在互相“欣赏”中升温。

那么,孩子眼中的自己是什么样的?在王兆芳看来,了解自己是伴随一生的简单而又深刻的议题,这样的了解可以从沟通交流入手,也可以从自由的心灵绘画开始。
王兆芳给孩子们纸和铅笔,让他们现场画自画像,没有橡皮,一气呵成,不能修改。长达12分钟的绘画过程,是孩子们与心灵接近的过程,对生理和心理都有独特的影响,认识了很多关于自己的信息。
“嘴巴画得很漂亮,平时有常想和家人沟通的表达欲,对吗?”“眉毛整齐有力,说明能比较好的照顾他人。”......王兆芳和参与活动的其他成年人带着欣赏的眼光,对孩子们的自画像一一作点评,分析作品中表现出的气质、个性、情感等特点。

为了让家长更好地去体察孩子内心的感受,现场还进行模拟情景活动,让平时内向的家长进行换位思考,做出亲子互动动作,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孩子,学会积极倾听。
在王兆芳的指导下,江嘉(化名)的父亲上前拍了拍江嘉的肩膀,好好地回应孩子的情绪。
“肢体语言是一种艺术,也是表达爱意的重要方法,通过小动作来传达爱意,让正向的肢体语言成为亲密亲子关系形成的助推剂。”王兆芳说。
方桥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在一起 相伴成长”体验式关爱青少年系列活动是方桥社工站“曙光行动”的一部分,旨在通过家庭、学校和社会各方力量资源共同努力,帮助孩子和家长营造积极阳光心态,树立勇气和信心,促进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筑牢少年儿童“家”的保护墙。
【品牌营造】首南社工站|“汇聚社工力量·服务美好生活”首南街道一社一品系列③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向往为目标,以党建引领推动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首南社工站紧扣“汇聚社工力量·服务美好生活”主题,在3月19日-3月23日,通过系列推文展现首南街道“一社一品”的服务成效,广泛传播社会工作服务理念,在社区内营造社会工作和志愿服务发展的浓厚氛围。
首南街道社工站以党建为引领,根据不同社区居民不同需求,社区全面动员辖区内社会组织、志愿者、慈善资源等“五社”力量,梳理出“党建+”七大类项目主题,并成功联动打造了“YUE在雍城”、“青创共富街区”、“丽友圈”等特色品牌项目。今日展现的是其他类社区品牌项目,社区根据服务人群、地理位置等特点,深入挖掘社区文化等亮点,创新服务形式与方法,打造社区专属特色品牌项目。 本项目根据社区作为拆迁安置房多村融住的特点,探索建立了“1234+N”模式的社区治理新路径,即1个党建引领核心、2套协商共治工作机制、3种形式的需求收集渠道、自治团队开展4种微服务解决需求、N种主体力量参与到协商共治中,全年解决了矛盾纠纷共126次,入选了鄞州区纪念枫桥经验60周年——”问计于网格“十佳优秀案例、“甬网善治 鄞领先行”第一批社会治理创新示范点。 本项目深入调研居民需求,利用闲置场地打造了时光里书画社、四时艺术馆等精品文化活动空间;通过校社之间文化共融、资源共享、决策共商,共建共享文化队伍、阵地、活动和项目,实现辖区资源与需求的精准对接,校社文化共建,挖掘了能人资源,组建了社区达人自组织,在社区内上好传统文化“向下传承、对外传播”两堂课,搭建了传统文化小课堂和文化艺术课堂;重点跟进了通过“一带一路”成为浙大宁波理工学院教授的巴基斯坦可汗一家个案服务。 本项目在党建统领下,聚焦保障房困难群体较多等人群特点,提出社区精细化治理下的居民“和”伙人概念,分别是筑梦“和”伙人、治理“和”伙人和共享服务“和”伙人。(1)筑梦“和”伙人的共富工坊从3人增至15人,人均月收入2000元左右,手工工坊挖掘了5名社区达人,每月为居民提供公益主题活动;(2)治理“和”伙人已组建176调频+、老伙伴家园护工队,为社区提供邻里矛盾协调和安全巡逻志愿服务;(3)共享服务“和”伙人的为众慈善工作室聚集了热心志愿者为困难居民提供暖心代办、阳光心语等公益服务,共享公益集市完成了社区空间层改造,开展公益慈善集市活动获得居民认可。项目以“人情味”绘就社区温暖底色,实现社会治理服务由政府兜底保障向社区自我造血发展转变,创造现代化保障房社区服务新格局。 本项目聚焦“E网三联动”双拥双创社区治理融合新模式,以红色堡垒为引领,立足党建联建,通过建立军人之家多元的红色阵地、社区红色教育开展和树立拥军典范助推“红色动能”;以信息网络为平台,建立退役军人数据资源库、资源共享平台和合作网络,开设微光·共富工坊和“指尖技艺”工作坊;以迷彩铁军为引擎构建121工作模式,即坚守1个使命、建设2个阵地、形成1套做法(三合一服务法则);以社会组织为支撑,建立红色文化创作及国防教育宣讲人才队伍3支,创造快板等多形式红色文艺作品,打造“三位一体的双拥双创共富样板,使社区军民关系、邻里关系更加和谐,用创新智治点亮和众自治新高度。 本项目聚焦抗风险能力弱的中小型企业及中年务工人员,以企业和务工人员基础需求为导向,服务辖区企业、温暖青壮年员工,建立“1+2+N”工作模式,即社区党组织统一领导,社企联建和企业服务2种形式,服务N个类别人群。与企业开展党建联建活动并辅助企业招工,建立园区企业招聘信息交流平台和招聘专栏角,定期汇总招聘信息多形式对外宣传;多元联动为园区务工人员送健康,开展健康义诊和两癌筛查等活动,同时为园区务工人员的子女提供暑假小候鸟主题活动,探索在传统制造业中小企业为主的工业园区类社区服务的路径。 本项目以“大党建,强引领”为核心,以“营商营善”为工作理念,依托4S党建治理模式,构建社区、楼宇和企业三级红领党建矩阵;建设完成楼宇社区阵地,拥有商务洽谈室、直播间、心理洽谈室等八大共享空间;从社会、社区、社群三维视角出发,实现了楼上见、楼里谈、楼下约三大场景服务,楼上见党建联建红色讲堂等服务、楼里谈企业议事治理和服务、楼下约职业提升计划、白领拓圈计划和家庭解忧计划,实现“环境、楼宇、人际”破圈共融,打造了城市楼宇的综合“社会体”,探索楼宇社区基层治理的新路径。
近日,“辅食添加 养育有招”公益活动在宁波市鄞州区云龙镇云龙村党群服务中心举办,吸引了22个亲子家庭共30余人参加活动。

什么时候是辅食添加的最佳时间?添加辅食后奶量如何调整?怎样判断孩子肚子饿了?······儿童健康成长是家里人的最大心愿,如何科学育儿成了家庭最为关心的话题。
活动中,宁波市计生协家庭健康促进中心特邀宁波市妇女儿童医院新生儿科主任陈黎丽作为主讲嘉宾,她结合门诊中遇到的实际病例,分享辅食添加攻略,提供养育上的“避坑”指南。

“中国营养学会发布的2022新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发布了,其中第二部分第二章《婴幼儿喂养指南》中明确提出的六条准则。”在陈医生看来,科学良好的喂养有利于促进儿童健康,添加辅食是生长过程中重要的一步,家长们应重视并做到科学合理。
“普及喂养知识和技能,是改善儿童营养不良和疾病发生的重要措施。”陈医生从辅食添加原则、科学依据、关键要点、实践应用等多方面深入浅出地进行讲解。在场人员听得十分认真,时不时用手机拍下重点内容,学习热情高涨。

同时,“关注普遍眼健康 传递关爱阳光”公益活动也在云龙村举行,宁波市眼科医院的医护人员为老年人提供眼健康公益志愿服务受到热烈欢迎。
现场,医护人员普及眼保健知识,有序地开展视力检查、医学验光,还提供光学显微镜检查等,村民们纷纷提出自己平时生活中在眼健康方面遇到的困惑,专家们都给与一一解答。

值得一提的是创新应用了医院自主研发的全自动眼科医师机器人,通过Ai技术分析眼健康状况,得出评估报告与诊疗建议,引起了不少人的关注。
据了解,云龙镇自6月底启动“红社领航 健康云龙”系列主题公益活动,内容涵盖养育好招、沟通技巧、养生良方等方面,通过有效整合优质医疗资源,让村民们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便捷、周到的服务,至今已连续开展20场,向村民们持续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让健康成为新时代的家风。
【世界社工日】深化产教融合,共筑美好未来:“物”逢知己——奇趣社工故事角展社工风采
2024年3月20日,健康家园荣幸受邀参加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举办的社工日活动。此次活动以“深化产教融合,培育社工人才”为主题,旨在弘扬社会工作专业精神,提升公众对社会工作专业的认知度,助推专业发展和人才队伍建设。 活动现场,家园设立了“‘物’逢知己——奇趣社工故事角”主题摊位,通过展示、讲述和体验的方式,向同学们传递社会工作的精神与价值。在物料展示区,家园社工耐心地与同学们分享每件物料背后的故事,大家对社会工作的内涵和意义也有了更深的认识与体验。
此次活动的成功举办,是深化产教融合、培育社工人才的一次生动实践。未来,机构将继续加强与院校合作,共同探索更多有效的融合发展模式,为培养更多优秀的社工人才、助推社会工作行业发展贡献力量。再次感谢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让我们携手共进,共筑美好未来!
【品牌营造】云龙镇“我是城镇小管家”项目丨退役军人化身辅导员,成长路上不缺陪伴
2024年3月,随着最新一批云龙镇城镇小管家报名结束,小管家辅导员队伍的招募及培训也随之到来。在全镇开展招募后,最终16名退役军人报名担任城镇小管家社会辅导员,主要为该项目的云龙镇随迁子女提供爱国主义教育、应急知识普及和生活技能提升等服务。 为了更好地了解“我是城镇小管家”项目,提供更加贴切、专业的服务,3月29日下午,云龙镇退役军人服务站联合云龙镇社会组织服务中心开展“我是城镇小管家”——小管家辅导员培训。

活动现场,第一批“小管家辅导员”代表徐梦垚,向首次前来参加培训的退役军人辅导员们介绍了“我是城镇小管家”的项目概况,并从尊重和理解、关注和倾听、引导和帮助三个方面讲解了与随迁子女相处的注意事项及项目服务内容。
据了解,城镇小管家项目采用“社会辅导员”带领“城镇小管家”的方式,社会辅导员主要以退役军人、党员义工、社会热心人群为主,从文化相承、生活相融、社会相守三方面带领随迁儿童们开展乡贤说书、城镇探索调查、非遗守护等活动,负责随迁儿童人际互动、环境适应等的能力建设和帮助,是“城镇小管家”在地融入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本次培训的成功开展为“我是城镇小管家”辅导员队伍的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未来云龙镇将继续发挥各类志愿者的作用,并通过培训和交流活动,增进随迁儿童对云龙的了解和认同,共同为随迁儿童的成长融入创造更好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