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计生协联合市卫健委、市爱卫办共同启动宁波市家庭健康知识进万家活动,旨在通过“小贴士”“大讲堂”“大奖赛”“微视频”“云直播”,传授养育好招、成长之道、沟通技巧、养生良方,普及戒烟限酒、心理健康等知识,倡导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推动健康成为新时代的家风。
宁波市计生协家庭健康促进中心今年持续深化“家庭健康知识进万家”活动,2023年开启了“百名博士进社区 家庭健康教授说”健康促进系列活动,传播家庭健康理念、普及家庭健康知识、传授家庭健康技能。据了解,自2023年3月起,已完成线上直播活动10场,在全市范围开展11场系列活动,培育家庭健康指导员师资团队50余名。
为关爱更年期女性生理和心理健康,营造和美家庭氛围,在江北区甬江街道永红社区,宁波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外滩院区)盆底功能康复中心袁黎君护士长拥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以生动形象、浅显易懂的语言向大家介绍了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诊断、治疗及康复,并向大家传授盆底肌的训练方法。课程理论和实例相结合,深入浅出,生动有趣,引得下面听课人员频频点头。
2
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护理学院王小丽副教授走进海曙区西门街道胜丰社区作题为《意外伤害的预防与现场急救》专题讲座。
王老师从老年人跌倒的现场救护知识展开,从跌倒的影响因素、跌倒的危害、跌倒的现场处理三个方面讲授了老年人如何面对意外跌倒。接着,王老师讲授了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脑卒中等老年人常见突发疾病的急救和预防。现场40位左右的老人听得津津有味,讲课结束互动环节,王老师对大家的提出的问题又耐心进行解答,大家都说本次培训特别实用,对提高自身防护能力有极大帮助。
3
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中医药与康育学院院长孙宁教授在鄞州区姜山镇走马塘村作题为《健康在我心中》的专题讲座。
孙宁教授关注到新冠肺炎感染后家庭成员身心健康的影响,围绕大众普遍关心的“什么是健康”、“怎么才能健康”等,通过理论联系实践,结合新闻案例,讲授了如何把好一日三餐营养关、如何科学运动、如何应对负面情绪,并现场答疑解惑。
4
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护理学院杨晶教授在海曙区龙观乡桓村让村民们受温柔分娩的魅力。杨晶教授首先介绍了目前国家相关生育政策,其次重点介绍了催眠分娩、放箱分娩、音乐分娩、温柔分娩等分娩新技术,还讲授了“入盆瑜伽”、花生球示范使用、妇产减痛方法、“婴幼儿抚触”操作等实操内容。
5
宁波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健康教育所王潇怀主任医师来到慈溪市周巷镇兴柴村、海曙区段塘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为老年朋友们开展健康讲座。王所长从健康管理的背景、理念、实践三个方面,全方位解释了健康的概念,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而是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完好状态。整场讲座从老人们的生活体验出发,通过通俗易懂的语言,使讲座氛围轻松愉悦、精彩纷呈。
6
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医学技术学院刘玉新教授走进江北区庄桥街道天沁社区,为社区居民普及膝关节的相关知识。
刘玉新教授首先从膝关节发作表现,引出讲座主题,结合生动图片,为听众讲授膝关节的构造、生理结构及特点等内容,其次又着重讲授了常见的膝关节相关疾病及表现,从“一般性保养”、“关节功能锻炼”“重视细节”三个方面讲授如何进行膝关节保养。最后刘玉新教授对于已经患有相关疾病如何进行康复治疗,从手法康复、物理治疗、药物与手术三个方面做了讲解与分享。
7
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中医药与康育学院副教授张园园走进江北区文教街道繁景社区为社区居民讲授夏季养生知识。
张园园副教授从夏季人体外在表现,首先阐述了夏季“湿气重”的四大表现及危害,其次针对夏季季节特点,从降暑茶饮推荐、空调病预防、运动锻炼方法、作息时间调整等几个方面为居民讲解了夏季养生保健知识。
现场居民表示听完张园园副教授的夏季养生保健知识分享,才发现原有生活习惯存在很多问题,今后希望能够有更多类似讲座走进社区,提高居民健康生活自我管理水平。
8
宁波市首期家庭健康指导员师资培训班在浙大宁波理工学院举行,由全市各区(县、市)推荐的52名学员参加培训,培训为期两天半。
此次培训采用中国计生协组织编印的《家庭健康指导员培训教材》《家庭健康指导员培训教案》,授课老师主要围绕健康指导技能、健康膳食、科学运动、生殖健康、婴幼儿养护、老年人保健、慢性病防控、家庭急救技能等方面内容,通过知识讲解、互动问答、案例分析、情景模拟、小组讨论等参与式的培训方法,生动形象地展示教学内容。
本次培训是宁波市计生协深入开展家庭健康促进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提升家庭健康指导员队伍能力素质,助力健康宁波行动的重要举措。
9
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健康服务与康养学院教师、主任中医师顾忠平走进象山县定塘镇定山村,为村民讲授颈椎病的中医康复保健知识。
顾忠平副教授从颈椎病的临床表现入手,重点介绍了神经根型、脊髓型、椎动脉型、交感型等几种常见类型的颈椎病的表现,其次讲授了推拿治疗、针灸治疗、穴位按摩、拔罐、刮痧、穴位贴敷等几种针对脊椎病的中医康复治疗方法,最后针对家庭保健进行了指导,主要包括指导纠正不良姿势、指导如何进行颈椎的自我锻炼等。
10
宁波市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医学技术学院马少华教授为镇海区蛟川街道东信路社区的居民开展题为《食品添加剂的功过是非》讲座。
马教授从日常食品配料表入手,向居民们展示了生活中经常能够见到的一些食品添加剂,并为大家深入讲解了食品添加剂的常见添加剂成分,如抗氧化剂、防腐剂、甜味剂、鲜味及鲜味剂等,并详细介绍了食品添加剂的作用、安全性、卫生管理及其使用原则。现场居民在听完马少华教授的讲座后,打消了对食品添加剂的“偏见”,对食品添加剂有了全新的认识,大家表示本次讲座内容对帮助自己今后日常生活中选购健康食品有极大益处。
11
在鄞州区下应街道海创社区和镇海区九龙湖镇龙源社区,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主任医师周夷霞开展了题为“应该知道的家庭急救”的知识讲座。活动现场,周医生用教学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生动、细致地讲解了家庭常见突发疾病的急救方法,包括如何识别中风的征兆,解析海姆立克急救法的动作要领等,并现场演示了如何在抢救黄金时间内进行心肺复苏,为专业人员抢救争取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
2018年5月,中心成为唯品会携手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共同发起成立的“唯爱·妈 妈+公益联盟”成员。
2018年6月,中心参与唯品会公益基金会“唯爱•妈妈+ 专项基金”小额资助项目 的申报,经过“唯爱•妈妈+幸福赋能计划”评委会的评估,中心从单亲妈妈及其家庭需 求的回应、项目策划与设计、中心聚集的资源与能力、项目可行性与可持续等角度接受 了综合评估,最终成功入选,并 获得广东省唯品会慈善基金会资金等支持。
为迎接即将在杭州开幕的第19届亚运会,倡导健康、文明、活力的生活理念,8月30日下午,“喜迎亚运 共倡健康”家庭健康主题推进活动暨中国计生协生殖健康综合服务项目在我市正式启动,本次活动由宁波市计划生育协会、宁波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和宁波市爱国卫生运动委员办公室主办,宁波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宁波市妇女儿童医院和市计生协家庭健康促进中心承办。
据了解,2023年,中国计生协与国际计生联合作,在全国选择了6个地区试点开展生殖健康综合服务项目,旨在探索群团组织与医疗机构合作开展生殖健康服务的有效模式,提升生殖健康服务水平,满足全生命周期生殖健康需求,保障生殖健康权益。
作为全国试点地区,宁波市计生协联合宁波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宁波妇女儿童医院,发挥全市各级计生协组织网络优势,依托相关医疗服务机构专业资源,通过组织“关爱生殖健康 共筑幸福家庭”百场科普宣讲、开展盆底功能障碍公益筛查、建立青少年/中老年生殖健康服务中心等系列活动,探索开展全生命周期生殖健康宣传、教育、咨询、筛查、诊疗等服务。
值得一提的是,百场生殖健康宣讲活动已经在镇海区拉开帷幕,受到群众的欢迎。下一步,市计生协将联合宁波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宁波市妇女儿童医院,组织更多专家志愿者走进村居、企业、工地、学校等,加快普及全周期生殖健康理念。
启动仪式上,活动主办方还为宁波市计生协青少年生殖健康服务中心、中老年生殖健康服务中心授牌,并为生殖健康综合服务项目专家团队代表颁发聘书。
此外,为引导广大家庭树立健康生活理念,养成健康行为习惯,提升家庭健康素养,面向全市的“健康家.味道”优秀案例、“健康家.优育”好故事的征集活动也已启动。
启动仪式后,由我市一线医务工作者倾情演绎的宫颈癌防治小品剧——《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以及由宁波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盆底健康中心专家袁黎君带来的盆底健康知识科普讲座,赢得了阵阵掌声,这些丰富多彩的科普形式,也将助力市民树立早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健康理念,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7月31日,由共青团宁波市委、宁波市文明办、宁波市民政局、宁波市志愿者协会举办的 2018年宁波市志愿服务项目大赛复赛在宁波行政会议中心举行。
经前期的初赛、志愿服务培训, 470个志愿服务申报项目中脱颖而出的项目在复赛中进行了激烈的角逐。“彼岸天使”临终文化促进项目聚焦四块内容:项目集姑息关怀服务、临终理念推广、服务 团队督导、临终状态体验为一体,通过内容开发、渠道拓展、载体创新等手段,实现了临终关怀 志愿服务领域的持续创新。
据悉,进入决赛的18个志愿服务项目将择期进行金银铜奖的激烈角逐。
对于获奖项目,大赛组委会将积极争取纳入民政等政府部门开展的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的有关工作支持范围内并积极 寻求企业、公益机构等社会力量支持。
疫情之下,医护人员站在治病救人的一线。驰援武汉,宁大附院护士、健康家园的志愿者潘晓丹第一时间报名,成为危重症患者救治医疗队的一员。
“最美逆行”的她深深地感动了家园的每一个人。
1月26日,宁波市文明办、宁波市民政局、共青团宁波市委、宁波市志愿者协会联合发出倡议,有序参加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宁波市健康家园公益服务中心迅速响应,为坚决遏制疫情扩散、夺取防控斗争胜利贡献力量。
主动链接各类资源
畅通募集物资渠道
健康家园梳理世界各地多方路径,利用自身在大健康领域优势,及时链接资源。
我们主动联络阿里等国内知名企业,在浙江省七彩阳光基金会、宁波市慈善总会、宁波善园公益基金会等慈善机构的共同支持下,建立了多个线上沟通工作群,为全市各大医院和医疗团队争取专业医疗用具和爱心物资。
2月8日,宁波市健康家园公益服务中心通过与阿里公益、浙江省妇女儿童基金会的积极对接,联合浙江省七彩阳光公益基金会,将一批欧洲标准FFP2医用口罩,辗转一周,自南非运抵宁波,分发给市级医院一线医护志愿者,市级主要献血点的无偿献血者、无偿献血工作者,部分奋战在高速口,为全市市民守大门的防疫志愿者和部分街道社区的基层一线工作者。
我们还主动与新西兰、哈萨克斯坦、日本等医用口罩、防护罩生产商和供货商联系,为宁波市商务委提供500万套以上相关货源信息。
众人集筹,共同发力。截至2月8日,累计联系对接医用护目镜1000副、医用口罩4800个、防护服20套、维生素片155箱,总计7440瓶。
此外,我们还协助对接爱心企业为医务人员捐赠了500箱水果,蒙牛乳业为全市11家医院每位医务人员捐赠的牛奶28791提。在微信群内,我们关注各大医院的实时需求,配合提供“热成像人体测温仪”等供货商信息。
录制家园版音视频
织密抗疫宣传网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健康家园时刻关注疫情动态。
自1月24日起,我们针对医护人员、一线工作者、企业、返岗人员等群体分类宣传,每日录制原创视音频,鼓舞大家万众一心抗击疫情。
《三个“少”和三个“多”,返岗人员都要知道这些!》、《疫情当前,企业内部“防疫战”怎么打?》、《聊聊居家消毒那些事儿》等一批有温度、有温情、生动鲜活的作品出炉。
微信公众号上特设抗击疫情专题栏目,第一时间在公众号、微信群、朋友圈等转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公众防护指南》全文,并设计创作传染矩阵图,以原创漫画人物来介绍传播路径,清晰明了又易于接受,旨在一图读懂传染矩阵,呼吁大家落实防疫措施,做好防疫工作。
我们还在微博、抖音、喜马拉雅FM等多渠道发布防疫知识,织密抗击疫情宣传网,科学解疑答惑、客观回应社会关切,连日来,阅读量总计超7000人次。
线上线下“齐发力”
提供疫情期间心理支持
宁波市市健康家园公益服务中心、市心理卫生协会和市康宁医院联合开设疫情一线工作者心理支持在线讲座,为临床一线医护工作者和街道社区等基层一线工作者提供疫情期间的心理支持。
1月29日晚,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204位医务人员参与公益心理讲座的“常客”金琼开设的线上心理防护知识讲座。1月30日晚,心理治疗师桑悦赟也为宁波市妇女儿童医院的275位医务人员开展线上讲座。2月4日晚,金琼还为海曙区二院心理危机干预志愿者19人开展心理危机干预方面的指导。
我们在强化疫情防护科普知识宣传,同时,有效开展疫情紧急心理危机干预指导,提供疫情期间的心理支持。
疫情一线工作者心理支持在线讲座受到临床一线医护工作者和街道社区等基层一线工作者关注,共开设心理支持在线讲座3次,受益人数近500人次。
疫情面前,没有人能做旁观者。
我们坚信聚沙成塔,积水成渊。
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不仅是一群人的战斗,更是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战争。
公益驰援,我们用实际行动诠释家园人的责任和担当!
“绿色生命”助医服务项目由江北区慈善总会资助,宁波市江北区民政局监管,宁波市雅戈尔·甬尚慈善(社工)服务中心跟踪管理,宁波市健康家园公益服务中心执行。
项目面向江北区家庭困难的大病长病患者,以及他们存在的日常就医、疾病护理、家庭照顾、保健康复等方面自身无法解决的困难,发挥社会工作者的专业优势,以大病长病患者为中心,链接医护志愿者资源,联合社区工作人员,评估患者的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帮扶。
“谢谢,真的...谢谢你们!”9月7日,爱在江北绿色生命项目的服务对象、经历过肺部切除手术的徐叔叔和王阿姨(化名),收到志愿者董甩素送来的呼吸机,难掩感激之情,哽咽地向大家表达谢意。
9月6日,长期参与志愿服务的志愿者董甩素联系到本机构社工,表示家中有一台闲置的呼吸机,想捐赠出去送给更有需要的人。对于董老师的举动,社工非常感动,并立即想到了绿色生命项目的服务对象徐叔叔和王阿姨。在入户走访的过程中,了解到70多岁的徐叔叔和王阿姨患肺癌10余年,并且夫妻二人都进行了肺部切除手术,王阿姨表示尤其在夏天经常会出现喘不上气的情况。
对于这样的居住环境,宁波市健康家园公益服务中心的社工不由得有些担心,但眼下,先解决身体问题才是最重要的。
>健康家园社工走访案主家中时拍摄
社工把夫妻二人的大概情况告诉董老师后,董老师与社工第二天就带着呼吸机、小米等健康食材来到案主家中。董老师表示这台呼吸机是全新的,配套器具的保护塑料都未摘除,购买的时候花费了3000多,一直在家中闲置,她希望这台呼吸机能够帮助到需要帮助的人,将爱心延续下去。这就解决了夫妻二人的一大难题,王阿姨连连道谢,在社工的指导下学会了使用方法,并且社工根据夫妻二人的情况调整了呼吸机参数。
>健康家园社工指导案主学习呼吸机使用方法
“能够帮助到他们真的很高兴,实实在在地做好事,将温暖传递下去,让我感到很满足”,董老师说到。是呀,帮助别人也是获得心灵慰籍的一种方式,玫瑰赠人,香味许久还会弥漫在我们的天空,期待更多的人,共同携手,为了许许多多的他们,为了真诚和善良。
后续,健康家园项目组也将尝试链接更多资源,希望能进一步解决服务对象的居住环境改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