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宁波市健康家园公益服务中心官方网站! 欢迎访问宁波市健康家园公益服务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搜索结果
【宁波日报】和健康相伴 与文明同行

《宁波日报》文章网址:http://daily.cnnb.com.cn/nbrb/html/2020-08/28/content_1236393.htm?div=-1


nbrb20200828A2_00_副本.jpg



聚焦!2018年宁波市第一期医务社会工作与志愿者骨干培训顺利结束

27日至29日,宁波志愿者学院2018年第一期“医务社工与志愿者工作”骨干培训班在宁大附院举行。近100名来自全市各地健康领域优秀志愿者骨干、社会组织负责人、高校教师参加培训。据了解,这是宁波首次举办大规模的医务社工培训。

“我们做过调研,卫生系统内部大约80%的人不知道医务社工是个什么样的职业。”市卫计委宣传处相关负责人介绍。

据了解,浙江省卫计委明确要求,今年年底前市级医院开展医务社工、志愿者服务和3个中心设置覆盖率100%。所有县级医院全部开展医务社工、志愿者服务,提供一站式投诉沟通和各项综合服务。目前,宁波仅有李惠利东部医院、宁波市第一医院等个别医院建有社工部。宁波市卫计委主持的一项调研显示,医患双方均认为“沟通不够”是产生医患矛盾的一个主要原因,而医务社工正在成为介入医患背后社会矛盾的有效途径。

“中国的医务社工起源于1921年的北京协和医院,他们当时成立了社工部,最多时有24名社工。上海的仁济医院、红十字医院不少大医院也成立过社工部。”上海市社会工作者协会副会长、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副院长、副书记季庆英介绍。由于社会变迁等各种原因,医务社工在中国大陆一度消失,至上世纪90年代后,逐渐开始恢复。至2017年,上海几乎所有公立二级、三级医院,以及40多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经配备了医务社工。这意味着,上海的医院基本具备了解决医院相关社会问题的能力。截至目前,上海共有100多名专职医务社工和600多名兼职医务社工。

和一般的志愿者不同,“医务社工运用心理学、社会学的专业方法和技术,不仅着眼于改变当事人的认知、行为和情绪,而且着眼于改变当事人所处的环境,促进其人际关系的和谐和社会功能的恢复。”社会工作师国家职业标准的起草人之一、上海市社会工作者协会会长顾东辉教授说。

上海市第八人民医院的党委书记、执行院长周建元分享了该院“百雁”志愿服务品牌建设情况,在医院四大品牌项目和医务社会工作及志愿服务文化建设的基础上,医院在社工和志愿者数量、能力和素质、规范操作等方面的成果。

上海长征医院社工部的代文瑶详细介绍了该院三级志愿服务体系建设情况,医务社会工作在帮扶病患、资源链接、参与“健康社区”建设与志愿者管理、医护职业压力管理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果。

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社会工作学系原执行主任沙卫对“社会工作伦理和项目管理”做了详细介绍,让学员受益匪浅--医务社工的项目管理是包括开发管理、实施管理、评估管理等的完整管理过程。

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副教授付芳讲授医务社工专业的实务课程--《医疗情境下服务对象需求分析》、《医务社会工作服务项目设计》,让学员受益颇多。

市卫计委宣传处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现代医疗服务模式从注重解决疾病的角度转变为关注人的生、心、社综合角度,这一全人健康模式才是医务社会工作立住脚跟的根本原因,医务社会工作也是实现全人健康模式的有效载体和手段。”


【鄞州日报】受助者的笑容,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鄞州日报》文章网址:http://yzrbepaper.cnnb.com.cn/html/2020-08/31/content_3091_3213358.htm


01_00_副本.jpg

大爱甬城 情满三江,健康家园参与宁波爱心公园开园仪式

今日上午,为了让更多的宁波“雷锋精神”得到发扬,旨在表彰和纪念各类道德模范、最美人物、见义勇为人员、遗体或人体器官捐献者等文明行为模范人物,宁波爱心公园(海曙濠河公园)在开园,并举行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

在深入调研策划的基础上,通过精心设计、建设,历时半年多,一期工程基本完成,宁波爱心公园终于展现在大家的面前,在这座爱心公园,我们宁波人将继续用自己的善行擦亮文明城市的底色,生动诠释“爱心宁波·尚德甬城”的深刻内涵!


健康家园中心主任项海霞代表健康家园上台

向大家展示家园风采!


大家好,我是宁波市健康家园公益服务中心的项海霞。我们团队牵头组建了全市大健康公益组织联盟,致力于提高全市公民的健康意识和能力,如果你有需要,可以联系我们,如果你有专长,更欢迎加入我们。我们的生命体验馆就在舞台的下方,让我们的小伙伴向大家招招手。

让我们一起喊出我们的口号:

健康志愿者,为健康加油


微信图片_20191022143402.jpg

【衢州晚报】“江山娜妮加油!一切都会好的”衢州和宁波两地晚报携手推出爱心援助行动

《衢州晚报》文章链接:https://wap.qz96811.com/news.aspx?newsId=75146


11月10日,本报报道了在宁波读大学的江山娜妮周昕毓为患白血病的妈妈募捐的故事,就在同一天,《宁波晚报》以《母亲得了高危白血病后 这对姐弟仿佛一夜长大》为题做了报道,两地媒体共同掀起一场爱心援助行动,由宁波市慈善总会甬泉医疗救助项目联合众筹网络发起筹款。截至昨天下午记者发稿时,捐款的爱心人士已经从当初的70多人变成870多人,包括网上筹款和直接打到宁波市慈善总会相关账号的捐助,捐款总额达7.5万元左右。

11月10日《宁波晚报》的报道。

缘分:周昕毓曾是《衢州晚报》小记者

在跟周昕毓交流的过程中,记者还发现了她和《衢州晚报》的特殊缘分。“我上小学的时候还是《衢州晚报》的小记者,这也是当时我知道的第一份报纸呢!”十几年前的缘分,以今天这样充满爱心的方式续上,小周特别感动:“真的要感谢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和记者的帮忙,谢谢你们让我在残酷的现实中体会到人心的柔软,我很幸运,能遇到那么多善良的人。”

“小周是我们晚报和宁波市慈善总会推出的彩虹助学项目的被捐助者,她的老师特别上心,本来差点赶不上了,临时有一个学生退出了。不过像小周这种情况,即使没人退出,我们也会给她增加名额的。”《宁波晚报》记者陶倪说,这个世界上正在遭受苦难的人很多,我们能做的,就是在碰到的时候,在能力允许的范围内,伸出我们的援手,“就像歌中唱的,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感谢:那些温暖人心的话,给我们带来慰藉

“小周加油,祝你们一家能顺利渡过难关,日后学业有成”“两个好孩子你们辛苦了,一切都会好的”“作为一名在宁波工作的江山老乡,我想说,娜妮加油,周大姐加油”……网上一长溜的“加油”和各式留言,让周昕毓一家人非常感动。“妈妈知道网上那么多人为我们加油鼓劲,觉得更有力量了,这不是一个人或者一家人在战斗。”

“我们现在也还在等待医院的移植通知。不管我们能募捐到多少钱、最后的结果怎么样,我们都感谢大家,是你们给了我们希望。”小周说,她和家人认真看了爱心人士给他们的每一条留言,“那些温暖人心的话,给我们带来了心灵上的慰藉。”


【健康家园】浙江省社会工作师协会医务社会工作专委会第一届第一次会议顺利召开

为响应健康中国战略号召,助力浙江省医务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8月10日晚,浙江省社会工作师协会医务社会工作专委会第一届第一次会议在浙江宁波召开。会议由宁波市社会工作联合会医务社工专委会秘书长岑利波主持,参会人员有浙江省社会工作师协会秘书长管咪虹、浙江省社会工作师协会医务社工专委会顾问赵芳及全省各地医院医务社工部、相关社会组织等五十余名浙江省医务社会工作领域专家学者及实务工作者。


微信图片_20231107102646.png

宁波市社会工作联合会医务社工专委会秘书长岑利波发言


宁波市社会工作联合会医务社工专委会秘书长岑利波对与会人员的到来表示欢迎。宁波市第二医院社工部李玲老师带领全体参会人员破冰暖场,教授“加法减法”手指操,全体参会人员积极参与,会场气氛逐渐热烈。


微信图片_20231107102654.png

宁波市第二医院社工部李玲进行现场互动


浙江省社会工作师协会常务副会长刘梦通过视频与参会人员进行交流。刘梦会长代表浙江省社会工作师协会对医务社会工作专委会的成立表达祝贺。刘会长看到浙江省的医务社会工作在各范围有了很大突破,在全国范围内已经开始产生了示范效应。刘会长相信浙江省社会工作师协会医务社会工作专委会能够在人才培养等方面产生更多的成就。最后,刘会长预祝会议圆满成功,预祝浙江省医务社会工作发展得越来越好。


微信图片_20231107102700.png

浙江省社会工作师协会常务副会长刘梦通过视频致辞


浙江省社会工作师协会秘书长管咪虹对浙江省医务社会工作领域专家学者的到来表示感谢,并宣读《浙江省社会工作师协会医务社会工作专委会成立批复》。


微信图片_20231107102705.png

浙江省社会工作师协会秘书长管咪虹宣读《浙江省社会工作师协会医务社会工作专委会成立批复》


岑利波同志代表浙江省社会工作师协会医务社会工作专委会介绍专委会的筹备情况及下阶段开展工作情况。浙江省社会工作师协会医务社会工作专委会自2022年年底提交筹备报告,2023年4月份收到浙江省社会工作师协会批复,7月份起在浙江省范围内11个地市开展会员招募工作。


微信图片_20231107102709.png

宁波市社会工作联合会医务社工专委会秘书长岑利波介绍下阶段开展工作情况


会议尾声,赵芳教授就全省医务社会工作的发展与参会人员进行交流发言。赵芳老师认为,医务社会工作的专业使命在于解决社会问题,一是要提升公众的健康意识,二是要成为医护团队与患者之间沟通的桥梁。


微信图片_20231107102713.png

浙江省社会工作师协会医务社工专委会顾问赵芳作主题发言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沈美萍老师分享了本人作为医务社会工作者参与医院大会诊的经验,医务社会工作者在医院里越来越被需要,与医疗团队和患者的互动沟通也越来越频繁。


微信图片_20231107102717.png

▲现场与会人员讨论交流


河南科技大学谌娟老师分享其医务社会工作的督导经验。针对医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短缺等现状,需要加大医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培育。不仅仅要在医院内部培养医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还要在医院外部挖掘医务社会工作优秀人才。医务社会工作人才流失的问题需要关注,需要建设医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激励机制,专业人才培养机制,打造医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


微信图片_20231107102722.png

河南科技大学谌娟分享工作经验


微信图片_20231107102726.png

现场合影


为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促进医务社会工作行业高质量发展,加强行业之间的合作交流,分享经验成果,凝聚智慧、共谋良策,省医务社会工作专委会诚邀相关单位、社会组织及个人加入。如有意向可扫码下载入会申报表格,填写完整发送至邮箱zj_asw@163.com,邮件标题格式:申请加入省医务社工专委会+单位/姓名(个人会员)


1.浙江省社会工作师协会单位会员登记表(企事业单位)

微信图片_20231107102749.png

2.浙江省社会工作师协会单位会员登记表(社会组织)

微信图片_20231107102756.png

3.浙江省社会工作师协会个人会员登记表

微信图片_20231107110906.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