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宁波医务社会工作发展,见证宁波医务社会工作新阶段的开启,12月8日,宁波市社会工作协会医务社会工作专委会2020年第一次工作会议在宁波市民康医院新院区三楼会议室召开。
宁波市慈善总会副会长、宁波市社会工作协会副会长陈海英出席,会议由宁波市健康家园公益服务中心主任吴滨滨主持,来自全市医务社工专委会11家成员单位的16名代表共同参与。
会上,宁波市民康医院副院长周志华首先向前来参加会议的专委会成员单位代表们表示欢迎。
▲宁波市民康医院副院长周志华发言
“近年来,在医疗卫生领域,医务社工为医护人员和患者搭设了一座连心桥。对于公众来说,医务社工已不再陌生。”周志华介绍,在市民康医院活跃着专业医务社工队伍,并总结了队伍的三个身份,分别是:医护人员的“好搭档”、行政管理的“好帮手”、志愿力量的“好伙伴”,从院方角度来说,医务社工在院内工作中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新冠疫情发生以来,是医护人员的辛苦付出,是医务社工的坚守岗位,是公共卫生专家、社工及志愿者们的无私奉献,给予我们前行的力量。
在宁波,医务社工将医疗服务进行有效延伸,通过开展个案服务、小组活动等,为许多有需求的患者提供多方面的人文关怀和有效支持。
▲宁波市第一医院社工部主任乐凌发言
▲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社工部主任陈鸣敏发言
▲宁波市民康医院社工部郑柯珍发言
▲宁波市康宁医院社工部副部长主任杨红英发言
▲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门诊办公室主任岑利波发言
医务社工专委会11家成员单位的代表结合工作实际,在如何促进医务社会工作的专业化、规范化和科学化发展方面畅谈看法,并就下一阶段工作展开部署。
“‘甬泉’大病医疗救助公益项目发起一年多以后,健康家园把大病救助方面的项目经验、模式成功输出到北仑。”宁波市健康家园公益服务中心副主任梁峻兰分享“甬泉”大病医疗救助公益项目进展,从个案筹款模式、资源链接等多角度总结相关经验做法。
▲宁波市健康家园公益服务中心副主任梁峻兰作分享
大病医疗救助工作如何进一步推进?专委会未来将怎样发展规划?......就关心关注的热点议题,大家进行了深入探讨。
会议中代表们提及的意见和建议,宁波市健康家园公益服务中心主任吴滨滨作为主任单位代表表态,“下阶段将一如既往地为大家做好服务,希望我们齐心协力,共同把宁波模式打造成全省样板。”
▲宁波市健康家园公益服务中心主任吴滨滨表态发言
“医疗技术飞速进步,有一个专业为医学科学增添了人文关怀的温度,那就是医务社工。在座的各位是各大医院医务社工的先行者,也是中坚力量。”宁波市慈善总会副会长、宁波市社会工作协会副会长陈海英在讲话中指出,自今年10月,宁波市社会工作协会医务社会工作专委会成立,意味着宁波的医务社会工作发展向规模化、组织化、专业化更进一步探索。
她强调,医务社会工作专委会应该起而行之,清思路、明方向,有为才有位,医务社工只有有所作为才会在医疗系统中有地位。
在陈海英看来,追求美好生活的当下,医务社会工作有了更多可为的空间。
▲宁波市慈善总会副会长、宁波市社会工作协会副会长陈海英讲话
现场,还安排了宁波市民康医院医务社会工作实务参观环节,与会代表们对医院综合医疗、失智失能康养、老年慢病康复、安宁疗护等相结合的康复医疗模式予以大力肯定,对医院医务社工工作发挥专业力量,又有人文关怀,纷纷给予高度评价。
▲与会人员参观宁波市民康医院
据悉,今后医务社工专委会将按照“走出去、请进来”的工作思路,进一步加强委员单位之间的经验交流、制度建设、资源整合和推广工作,探索适合宁波本土化的医务社会工作发展之路,全面推进全人健康模式下医务社会工作的专业化、职业化水平,致力于宁波市医务社会工作的良性发展。
▲宁波市社会工作协会医务社会工作专委会成员单位代表合影
今年13岁的小堇润,因患有杜氏肌营养不良症,长时间在家卧床休养,但他一直有个愿望:想去天一阁看一看。
8月17日上午,由市慈善总会牵头,宁波民进文化支部、宁波市文化旅游研究院、天一阁博物院的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一起努力,终于为小堇润“圆梦”:把天一阁“搬”进了他的家。
▲《宁波晚报》8月18日A1版
把天一阁“搬”进他的家
昨天上午10点多,堇润半躺在家里的床上,眼睛认真盯着电视里播放的天一阁博物院导览影片。
天一阁博物院副研究馆员、金牌讲解员张波在一旁为他解说:“天一阁位于宁波海曙区,从堇润家里出发过去,大约需要半个多小时车程,藏书楼距今已有450多年的历史,如今是亚洲地区历史最悠久的私家藏书楼,是世界上三大家族图书馆之一,它孕育了博大精深的浙东学术文化,传承着宁波城市千年的历史和文脉……”
在约1个小时的讲解中,历经沧桑的天一阁、生动鲜活的名人故事,深深吸引了这个酷爱读书的孩子。
因为担心小堇润的身体状况,在讲解中张波不时询问:“是否需要休息一会儿?”
但小堇润总是在稍微调整了下姿势后,坚持地说:“您继续说吧,我要听!”
小堇润一家来自山东,在宁波已经生活了14年,目前租住在鄞州潘火街道尚诚社区。
堇润妈妈说,在小堇润上幼儿园的时候,发现他走路有问题,最终诊断是杜氏肌营养不良症。“小学三年级前,他是可以自己走路的。之后,需要我背着他去上学。现在,他已经一年多没下楼了……”
如今,堇润的后背已严重变形,双腿无法伸直,全身没有力气,无法完全坐直,书本是他生活中最好的朋友。
▲《宁波晚报》8月18日A6版
他有三个愿望,如今已全部实现
5月,“甬泉”大病医疗救助项目组启动了对堇润的帮扶,媒体也多次报道他的事。
帮扶期间,小堇润提到自己有三个愿望:参加小学毕业典礼、读很多很多书、去天一阁看一看。
很快,爱心涌来:尚诚社区发动捐款,给小堇润买了电动轮椅;鄞州区教育局、潘火街道花园学校为小堇润接下来的初中学籍、学生医疗保险等申请流程开启绿色通道,并为了他精心准备了小学毕业典礼;宁波市健康家园公益服务中心社工从市慈善商店挑选了不少书籍和生活用品,邀请专家指导小堇润的家人如何给小堇润做家庭护理……就这样,小堇润顺利实现了前两个愿望。
后来,宁波市文化旅游研究院副院长、宁波民进文化支部主委王晓菁了解情况后,立刻联系天一阁博物院。昨天,在众人的努力下,小堇润的第三个愿望也实现了。
这是天一阁首次“开通”的上门讲解服务
“这是我们第一次提供上门讲解服务。”有着30余年宣传教育工作经验的张波说,一开始的打算是在博物院里录个视频给孩子送去,但这样做没有互动感,最终决定把天一阁“搬”进他的家。
同时,为了增强体验感,天一阁博物院还特地为小堇润量身定制了导览影片。
“真没想到,在他小小的内心里,竟然有天一阁的一席之地。”张波说,她听说了小堇润的愿望后,既难过又感动,“我觉得,我有义务和责任把天一阁的景观、故事带给他。通过面对面的交流,我就能知道,他到底想了解天一阁哪些方面的内容。同时,面对面讲解,中间有什么疑问,我也可以当面解答。”
讲解结束后,小堇润还收到了宁波市文化旅游研究院、天一阁博物院精心准备的定制礼物《听·见 天一》戏剧剧本和演出录像、天一阁卡通宣传片、天一阁文创周边等。
此外,考虑到堇润的学习计划,宁波市残联还联系爱心企业“乐意学”送上了涵盖小学到高中知识点的网络课程学习软件,工作人员当场指导小堇润和他的妈妈如何操作学习。
在媒体的联动下,鄞州区教育局将在堇润初中阶段,安排学校老师每半月上门家访,并提供作业指导;鄞州区图书馆将为堇润提供定期的书籍借阅,送书上门,同时,堇润可以在区图书馆的公众号和APP上免费阅读和听取海量书籍。
“谢谢大家对孩子的关心,非常感激你们。”小堇润妈妈不停地反复致谢。
来 源 | 宁波晚报、鄞州日报、鄞州电视台、江南游报(排序不分先后)
2022年11月, “宁波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提升计划”项目组走访督导了全市10个区(县、市)和前湾新区重点打造的乡镇(街道)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
▲慈溪市白沙路街道未保站
▲海曙区洞桥镇未保站
▲宁海县桥头胡街道未保站
▲镇海区蛟川街道未保站
本次走访以宁波市民政局颁发的《关于大力推进乡镇(街道)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建设工作的通知》中的要求,现场查看了各乡镇(街道)未保站的站点建设情况和运营情况,并就各站点的实务工作开展给予专业意见。
项目还面向全市征集未保站优秀运营案例和优秀服务案例。
宁波市健康家园公益服务中心项目组以专业社会工作视角对各未保站进行督导,并根据各辖区的不同情况,对未保站建设、运营和项目开展提出专业性意见和建议,力求让这些重点建设的未保站起到榜样作用,以带动全市乡镇(街道)未保站的蓬勃发展,同时希望发挥未保项目以点带面的作用,提升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专业性和落地性。
尊敬的党组织,亲爱的同志们:
大家下午好,非常荣幸能当选为中共宁波市健康家园公益服务中心支部委员会的支部书记,此时此刻我想到了近日习主席回答意大利众议长菲科的提问时说过的一句话:“我将无我、不负人民”,今天,我斗胆借用主席的这句话,发表我的感言:我将无我、不负公益。
习近平主席讲的“无我”是忘我,随时牺牲一切为了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宝贵精神,表达了对人民的深厚情怀。《党章》的总纲有规定:“我们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可以说,共产党人的“无我”不仅仅是体现为心中无私,更是体现在“心中有民”。而这一点恰恰就是我们宁波市健康家园公益服务中心的使命,做公益事业必须做到心中无私、心中有民。现在我们的党支部成立了,作为第一任支部书记,我有以下几点想法,这里跟大家汇报一下,一起探讨:
支部成立后的首要任务就是将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载入我们的章程。2019年1月31日,中共中央印发《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提出要将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的要求载入有关社会组织的章程。具体内容可以载入社会组织章程总则部分,统一表述为“本会(基金会、中心、院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的规定,设立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开展党的活动,为党组织的活动提供必要条件”。后续,党支部将组织全体党员群众积极学习《意见》内容,领会《意见》精神,尽快将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载入我们的章程,继续用我们的实际行动将习主席的“无我”精神落地实施、发扬光大。
第二,党员亮身份。作为公益组织的党支部,我们要在公益活动中体现党员的价值,每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我们要在公益活动中处处彰显党员的精神面貌和基本素养,把党和政府的关怀传递给群众。党员紧密联系一线社会工作者,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社会工作服务质量,并及时把情况反映给党支部及中心管理层。
第三,党建引领社会工作服务。党建是抓好机构发展的支撑和保证, 机构发展是抓好党建的依托和归宿,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有机统一。社会支持理论认为,人们拥有的社会支持网络越强大,就能够越好地应对各种来自环境的挑战。对那些社会网络资源不足或者利用社会网络的能力不足的弱势群体,健康家园的社工要给他们以必要的帮助,帮助他们扩大社会网络资源,提高其利用社会网络的能力。现在我们成立了党支部,我们的力量就更强大了,在实际工作中,通过党建引领的指引和支持,用党组织的号召力、凝聚力,助力家园公益事业的发展,吸引更多人参与到公益事业中来,进一步拓宽弱势群体的社会支持网络,党建引领社会服务将正式资源和非正式资源联动起来,为弱势群体提供更多的支持,促进更多的改善。
今天党支部刚刚成立,还是一支经验不足的队伍,有很多需要学习和提升的地方,作为家园第一届支部书记,我清醒的意识到责任重大,但是我相信在上级党委的领导下,在全体党员群众的努力下,健康家园党支部一定会茁壮成长、不断进步,为全市乃至全省的公益事业发展做出贡献。
谢谢大家!
一把剪刀、一张纸,能剪出什么?爱好手工艺术十余年的冯亚素可以给出各种答案:栩栩如生的自行车、美如画的头饰、精湛的剪纸作品......
▲冯亚素部分作品集
民间剪纸历史悠久,题材广泛,内容丰富,传统的剪纸通过画、折、剪、刻等多种方式展示形象,冯亚素是在基础上加以创新。
近日,在宁波市鄞州区姜山镇新张俞村文化大礼堂,宁波市健康家园公益服务中心讲师冯亚素向在场的老人们展示很多平时创作的优秀作品,包括剪纸、雕刻、旧物改造等,并着重从立意、构图、造型、装饰等方面对剪纸艺术进行了科普。
“宁波‘名片’ 点亮生活”鄞州乡镇系列科普活动是由宁波市健康家园公益服务中心发起,得到市、区社科院(社科联)支持,主要依托乡镇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农村文化礼堂平台的科普服务需求,通过引进宁波丰富的“名片”资源,以“名医、名剧、名笔、名俗、名师、名菜、名花、名迹、名茶、名技”十大主题为创新科普切入点,融入相应主题的知识和技能科普,并创造“区外入乡镇,乡镇出区外”的双向互动、交流的科普形式,让基层群众体验式感知宁波名片的丰富的人文内涵。
“剪纸作品讲求写实与变形有机统一,注重装饰与意象化造型。”课堂上,冯亚素讲解道,常见的作品以传统题材为主,比如莲花、金鱼等,寓意“年年有余”,再如松柏、仙鹤等,寓意“松鹤延寿”等。
经冯老师耐心细致地讲解,在座的人尝试着自己动手,感受中国传统文化之美。
一手拿起一张正方形的红色彩纸,一手拿剪刀,几秒钟后,花瓣就新鲜出炉,惟妙惟肖。
刀锋继续游走,树叶的制作则用到细巧功夫。手指生花的片刻间,各种精彩跃然眼前。
小小的一支花创作,总共需要六个步骤。每一个作品背后有故事,包含着创作者的激情。
“为更好地传承剪纸这门艺术,需要不断努力探寻,博众彩之长,集百家精华。”冯亚素说,很自豪自己成为一位科普人,剪纸艺术遗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希望有更多年轻人加入到传承非遗的队伍中来,让剪纸艺术得到更好的发展。
参与一场阅读马拉松、学习一堂保护自己主题课程......8月9日,奉化区方桥街道举办“我们在一起”暑期困境儿童、留守儿童关爱服务活动。
“让我们一起进行曼陀罗绘画放松减压,跟语言文字相比,绘画更少受到文化信念系统的影响,可以更好地直达内心。”当天上午,鄞州二院第九团支部郑燕医生带领方桥街道各村(社区)的困境儿童和留守儿童开启一段奇妙的心灵之旅。
“情绪或许是愤怒,或许是忧伤,让它自然抒发就好,学会做自己情绪的引导师,让它们可以走出来。”郑燕医生点评完青少年的一幅幅作品后总结。
《丰子恺散文》《城南旧事》《古文观止》《艾青诗选》……一本本由志愿者提前准备的书籍承载着温暖和希望。
为期两小时的阅读马拉松启动,大家一起“书香过暑假”。
“领读者之声”环节里,健康家园社工园园展现朗读魅力。
有趣的“朗诵传呼机”激发起孩子们参与热情,“共读一本书”则是在专注中享受阅读带来的乐趣。
玩转阅读笔记、写下青春故事等环节精彩丰富,教室里阅读氛围十分浓厚,孩子们分别从“听”“说”“写”三个角度感受阅读魅力。
值得一提的是活动还特别开设了“我会保护自己”主题课程。
“掌握最基本的急救知识,关键时刻不仅可以自救,也可以救助他人。”志愿者讲师、浙江大学学生徐乐怡普及心肺复苏救护知识。在她看来,这不仅能提高孩子的自救互救技能与安全防范意识,还可以为应对突发事故未雨绸缪。
长沙医学院学生志愿者叶宁是第二次参与健康家园组织的志愿服务活动。在她协助下,孩子们纷纷参与场景模拟演练。
来自宁波经贸学校的志愿者郭彦彤在接受采访时说,和7位同学一起参加关爱青少年第二次小组,她觉得非常有意义。
“我们明白社会里总会有一群人用火把在点亮这个世界的每个角落,用温暖去感化每个人的心。”郭彦彤说,暑假里能在方桥认识好朋友,她感受到了不一样的学习、生活。
在这个暑假,方桥街道已举办两期这样的活动。
“我们在一起”方桥困境儿童个性化社会支持体系建设项目分初心教育、救助支持、服务落地等多个板块。项目自启动以来,邀请党员志愿者共同参与,由专业社工带领党员、志愿者等介入,以家访、个案、小组活动等形式开展困难儿童的关爱服务,帮助链接社会资源,通过个性化帮扶促进困难儿童更好、更健康成长。
据悉,奉化区民政局积极指导镇(街道)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引入第三方专业机构开展儿童关爱保护工作,针对儿童特点,利用暑期时光,组织各镇(街道)开展生动活泼的党史学习教育、儿童安全宣传教育,广泛开展各类生动有趣、富有内涵的文体活动,丰富困难儿童假期精神文化生活。
来 源 | 宁波日报、奉化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