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日
第七届浙江慈善大会举行
132个公益慈善典型获颁浙江慈善奖
由宁波市慈善总会发起的
“甬泉”大病医疗救助项目
获得“慈善项目和慈善信托奖”
这是该项目首次获得“浙江慈善奖”
“甬泉”大病医疗救助项目简介
“甬泉”大病医疗救助项目由宁波市慈善总会发起,2018年8月至2021年12月底委托宁波市健康家园公益服务中心实施,自2022年起,由宁波市雅戈尔·甬尚慈善(社工)服务中心运营。
2018年8月,宁波市健康家园公益服务中心成立项目组,以专业社工牵头,专业志愿者参与的跨单位、多领域合作。2019年9月,编撰了目前国内最全的医疗救助信息查询手册—《“甬泉”大病医疗救助指南(试行本)》。
项目通过专家团队支持、社会工作个案介入方式,基本实现医疗救助与慈善事业的有效对接,给予了急重症患者及家庭有效的信息指导与帮扶,形成了社会综合医疗救助的“甬泉”模式,构建起具备宁波辨识度的以“政府+医疗机构+慈善组织+社会资源”为一体的医疗救助帮扶体系。
经过四年的沉淀积累,项目已汇编1本大病医疗救助手册,招募20余名专业志愿者,发放救助手册2000余本,宣传折页7000余份,获得媒体报道100余篇,累计覆盖受益人5万余名。
截至2022年8月,项目组共受理150余位患者,为数十个大病家庭筹集善款及链接资源价值590多万元。
项目服务对象涉及的病种包含白血病、尿毒症、卵巢癌、宫颈癌、脑瘤、红斑狼疮、脑脊髓炎、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等,项目组医务社工从不同程度、不同方面进行介入,为这些大病患者及家庭提供了心理疏导、异地就医备案指导、政府救助政策讲解、链接基金会救助信息和渠道、网络众筹、辅助医患沟通等服务,助力个案重塑对生活的信心。
甬泉项目不仅帮助服务对象度过生死攸关的时刻,更为其个人甚至家庭重新构建社会支持系统,帮助服务对象家庭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千余天,百余个案主,我们实现医疗救助与慈善事业有效对接,给予急重症患者有效的信息指导与帮扶。
让无力者有力,助困境者前行。
我们相信,人天生热爱生命,乐于互助。同时,我们发现,陷入困境的人,渴望来自外界的善意,渴望重拾心灵的阳光,遇见真实的自己。
作为社工,我们深刻感受到有时他们是多么恐惧与无助,能鼓起勇气,将自己的困境全盘托出又是多么不容易,竭力帮助到服务对象,我们也在与他们并肩而行的路途中一步步变得强大。
来 源 | 宁波市慈善总会、宁波日报、宁波晚报、人民日报客户端等
往期回顾
2021年11月11日:在售惠民保目录汇总 | Jia Talk 分享会 ⑨
2021年09月01日:看这里→托起生命希望!聚焦“甬泉”大病医疗救助项目
2021年08月18日:【甬泉个案】让梦想照进现实!天一阁 “搬”进了堇润家,还有...
2021年07月16日:【甬泉个案】24岁小伙陷入绝境,请你帮帮他!
2021年07月06日:【甬泉个案】这一刻,13岁男孩笑得很甜...
2021年06月16日:【甬泉个案】13岁男孩一年多时间没出过家门,他有三个心愿...
2021年01月27日:生活有苦, 但也处处有光 | Jia Talk 分享会 ⑧
2021年01月22日:【家园个案】2岁女宝四次患肺炎,单亲妈妈无力负担,接下去的路该怎么走?
2020年11月30日:【家园个案】匿名爱心人士捐款14.3万元,补齐小周母亲医药费缺口
2020年11月23日:“甬泉”宣讲进社区系列活动启动啦!一起去听听↓
2020年11月18日:正能量!两地媒体联动,共助小周一家渡过难关 | Jia Talk 分享会 ⑥
2020年11月09日:【家园个案】泪奔!为筹钱救母,她一夜长成家里顶梁柱
2020年07月19日:【文明实践】晚风习习,最小摊主仅6岁,他妈妈这样说...
2020年06月24日:乘风破浪的甬沪两地社工联动 | Jia Talk 分享会 ⑤
2020年06月12日:用 心 感 受 她 们 的 告 白 | Jia Talk 分享会 ④
2020年4月23日:【家园荐书】今天,我们认真说说这本书
2020年4月21日:社工如何做好医疗救助社会工作 | Jia Talk 分享会 ③
2019年11月29日:【家园个案】50万元,筹齐!有一种幸福叫"在宁波"
2019年11月27日:【家园个案】泪目 ! 高考只剩40天 , 父亲却病重 ! 宁波高三男生的遭遇连老师都哭了
2019年11月07日:“医疗困难群体帮扶计划”项目督导暨结项交流会召开
2019年10月29日:【家园个案】乖巧女孩突患恶性淋巴瘤,无奈,家境特别贫困,多亏有了...
2019年10月09日:【家园个案】后续:龙凤胎和家人团聚啦!白血病女孩小诗语第二期化疗顺利结束
2019年09月16日:【家园个案】请帮帮她!宁波3岁女孩突发白血病!爸爸绝望中突发精神病!不少好心人援手!
2019年09月11日:社工如何做好医疗救助社会工作 | Jia Talk 分享会 ②
2019年09月06日:99公益日 | 给无助病患一汪甘泉,让医疗服务更有温度
2019年08月27日:社工如何做好医疗救助社会工作 | Jia Talk 分享会 ①
2019年08月20日:"我不想放弃,请救救孩子"!宁波一双胞胎早产儿妈妈含泪求助
2019年08月14日:整合爱的资源!《“甬泉”大病医疗救助指南(试行本)》于今日发布
2019年08月07日:【家园个案】如期出仓!“谢谢帮助过我的好心人,我会加油好起来”
2019年07月05日:【家园个案】病魔击不碎爱的承诺!宁波这场病房婚礼令人动容
2019年04月26日:“甬泉”医疗救助项目研讨会顺利召开
2018年09月05日:99公益日|一起助力“甬泉”医疗救助项目
4月13日,在国家安全日的背景下,学府社区与浙大宁波理工学院圆桌法学社、宁波大学法学院法学会联合举办“普法进社区”活动,这也是学府社区“街区公益日”系列的第二期活动。本次活动旨在普及法律知识,提高社区居民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营造学法、知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同时也让周边大学生群体发挥专业优势,加入社区服务的队伍中。
活动当天,学府社区的特色商业街成为了普法宣传的主阵地。学生们准备了丰富多样的普法活动,包括固定点位普法活动、街区普法walk等,吸引了大量社区居民、商家和消费者的积极参与。
在街区内部的普法点位上,参与者向过往行人发放普法宣传册,进行法律知识问答游戏,居民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到了有关消防安全、食品卫生安全与未成年人保护等法律条款。
街道普法walk环节中,活动参与者分成3支小队,他们穿梭于社区各个角落,对商家、路人进行快问快答,普及相关法律知识。“要不是这次突击问答,我还不知道自己在消防安全知识方面还有这么多盲区。”参与活动的商家王先生感慨道。
当传统节庆遇上文明新风,会催生什么样的化学反应?
9月9日,云龙镇“云龙有礼”环境美化服务项目团队在云达社区开展“爱溢云龙 情暖中秋”主题活动,吸引了23位居民参与。手工制作冰皮月饼、现场模拟垃圾分类,用传统美食分享祝福,让分类观念深入人心。
月饼制作环节,在面点师傅、社工的带领下,揉搓面皮、捏成圆形、放入馅料,你压模,我装盒,精致可爱的冰皮月饼很快就铺满了桌子。
“如果月饼包装进行垃圾分类,可以分成哪几类?”社工刚提问,马上就有居民抢答道,月饼的外包装纸盒属于可回收物,包月饼的塑料袋属于其他垃圾,没吃完的月饼属于厨余垃圾……
问答环节后,现场还模拟垃圾分类投放互动环节,在社工及志愿者的指引下,大家将代表不同垃圾的卡片准确投放到相应标识的垃圾桶内,进一步加深了对垃圾分类的认识。浓厚的中秋氛围中,体验月饼制作、了解垃圾分类知识,让过节更富意义。
“共富街的环境卫生,应该拉入商铺共同维护!”“这里的休闲娱乐设施太欠缺了!”4月21日下午,在鄞州区云龙镇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20余位小朋友围坐在一起讨论城镇漫步街区walk行动,这是他们今年以来的第4场城镇小管家议事会。他们是一群生活在云龙镇的“城镇小管家”,他们自信表达,专注记录,谁能想到这是一群刚来云龙不久的随迁儿童。
一批批随迁儿童在这里成长,从原先的“小候鸟”变成“小管家”,从被服务者转为主动参与者,每一天都在上演“变形记”。这些随迁儿童普遍“水土不服”
“去年6月,我们第一次去她家。她有些害羞,躲在爸爸妈妈身后,怯生生看着我,全程没说几句话。”这是云龙镇社工朱朦对小玉的初印象。
小玉的父亲朱树医老家在安徽,2012年来到云龙。去年夫妻俩把9岁女儿从老家接到了宁波,就读鄞州区云龙镇王笙舲小学。一家人在宁波举目无亲,孩子除了上学经常一个人待在家里。“我们经常劝她和隔壁孩子一起玩,但她有些内向,不愿意出门。”朱树医说,因为平日里工作忙碌,他们根本没有多余时间陪伴孩子。
因为对周边的生活环境不熟悉,随迁儿童很容易出现“水土不服”。有一次,她竟然红着眼说,“我不想待在宁波了,我要回老家”。这句话,让夫妻俩彻夜难眠。
云龙是鄞州区的工业强镇,全镇拥有1000多家企业,吸引了大量外来人口涌入。截至目前,全镇人口7.9万,其中外来人口约5.1万,其中14岁以下的随迁儿童约5700多人。这两年,随迁儿童数量更是年年增加,小玉的生活只是这些随迁儿童的一个缩影。
“这些随迁儿童普遍胆小内向、不善言辞,存在融入困难、社交狭隘的问题。”朱朦说,2022年6月开始,他们陆续走访了云龙镇18个村社的百余户随迁儿童,去走近他们的生活。
从调查结果来看,外来人口普遍对所在村社严重缺乏认同感、参与感和归属感,随迁儿童更是处于封闭状态。3—14岁的学龄儿童正处于生理、心理发展的重要时期,与城市户籍儿童相比,他们的文化背景、经济水平、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有着较大落差,不利于其自尊、自信的建立,很难适应新的城市生活。从需求来看,80%受访随迁儿童都想要融入“第二故乡”,希望能多参加社区活动,了解当地文化。
如何让随迁儿童“融入”第二故乡
“在2000多年前,这里的祖先就会划龙舟。妈妈曾带我看过龙舟赛,我觉得很好玩。”小玉的改变是从去年夏天开始的。从《水乡云龙 可爱的家乡》到《朱静我与冠英庄》再到《龙舟竞渡非遗课》,在乡贤志愿者的课堂上,“云龙”这两个字越来越立体。慢慢地,小玉变得开朗了,还结交了不少同龄的朋友。“今年二月二龙抬头,我和小伙伴们在岸边为龙舟队员加油鼓劲,有机会我也想去试一试。”
残奥冠军、云龙乡贤黄成正在为小管家讲云龙的龙舟文化
2022年6月,云龙镇启动“我是城镇小管家”——365随迁儿童融入计划志愿服务项目,以365天为一个主要培育周期,从文化相承、生活相融、社会相守三方面着手培育,带动本土志愿者赋能随迁儿童,实现从“小候鸟”到“小管家”的转变。首批“城镇小管家”招募了136名儿童,其中随迁儿童103名,由乡贤志愿者、龙舟志愿者和退役军人志愿者等担任“城镇小管家”辅导员。
“这枚羽人竞渡纹铜钺是国家一级文物,只有成人手掌般大小,铸造于战国时期,距今2000多年,是宁波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在“乡贤说书”课堂,冠英村乡贤陈芳华向孩子们娓娓道来。说到动情处,他直接用上了灵桥牌宁波话,机灵的本地“小管家”在底下悄声翻译。说着说着,教室里很快笑声一片。
小管家开展议事会
从“小候鸟”成长为“小管家”
云龙镇云达路上,一面彩绘墙引人注目。去年,在“城镇小管家”和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艺心志愿者的笔下,白墙变得活色生香,一条龙横空出世,来自江苏的11岁刘小琦挑大梁画起“龙头”。“我学画画好几年了,但在墙上作画是第一次。以前白墙上经常有各种小广告,我们打造成一面文化墙,就再也没人乱涂乱画了。”
去年3月,“领云共富商家联盟”成立,15家示范商家共同发布“共富街”消费券,这些消费券是云龙镇社工站、云达路小管家联合志愿者定制的。老家在安徽淮南的周诗雅接到了一项新“任务”——给领云商家联盟的理发店和黄焖鸡米饭店画Logo。诗雅性格内向,接到任务还有些犹豫,但看着小伙伴都出发了,她也鼓起勇气和商家沟通,征求他们的意见。回到家,她用妈妈的手机搜索Logo的画法,认真绘制了两家店的logo,还印在了礼遇志愿者的商家优惠消费券上,着实让她自豪了一把。
来源:甬派客户端 记者:薛曹盛 通讯员:李安琪 编辑:王昱汀小管家主持云龙镇纳凉晚会
如何打造“一专多能、全心为民、高效服务”的基层治理队伍?9月13日上午,云龙镇社工站在云龙镇文化中心对新录用的10名社区工作者开展“领云计划”——基层治理队伍专项培养计划的首期课程《社会工作价值伦理之社工精神塑造》,进一步提升新入职社区工作者的理论素养、服务意识和履职能力,增强融入感、归属感,为快速适应角色、融入岗位打好基础。
此次培训邀请到宁波(鄞州)社会组织创新园党支部书记、鄞州区社会工作协会会长冯佳曦作为主讲嘉宾,以社会工作价值伦理主题,围绕社会工作价值观、社会工作专业伦理、常见伦理困境、伦理困境处理方式四个方面,结合工作中遇到的各类案例,分别从社工、居民等角度解析社工应具备的各项能力,传授切实有效的工作方法和技巧。
课程伊始的互动环节中,参训人员就提出了不少期待,“希望了解伦理抉择难题会给社会工作者带来什么”、“希望了解所面临的常见伦理困境是怎样的”、“希望了解如何预防职业风险”……
如何理解社工核心理念——助人自助?
在冯佳曦看来,所谓“助人”是在个人、家庭、群体、社区出现困难时,社工向其提供专业的服务和支援,所谓“自助”是通过社工的专业服务,来整合社会资源,挖掘潜能,推动困难人群走向“自救、自立、自助和自强”。
“社工是一份有价值有意义的工作,做追梦人离不开精神塑造。”冯佳曦详细阐述社工工作初心,同时,激励参训人员胸怀职业理想、担当职业重任、端正职业态度、严守职业纪律。
丰富的理论知识和详尽的案例分析让参训人员感觉收获巨大,纷纷表示“充电赋能”非常及时。“伦理困境是社工在工作中经常会遇到的,课程教会了社工如何去平衡个人之间、个人与组织、个人与专业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让我受益颇多。”来自云龙镇云达社区的社工孙丽说。
云龙镇社会事务副镇长邵志明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通过“领云计划”的系列课程提升云龙镇基层治理队伍能力,以专业引领、意识提高、技能提升为导向,建立“经验+反思=成长”综合培训机制,采用集中授课、小组讨论、经验分享等多种教学模式,培养具有系统思维、扎实的基层治理专业技能、优秀的领导力和行动力的基层领军人才,打造有温度、有责任、有情怀的“硬核”基层治理队伍。
项目简介
2023年10月,宁波市鄞州区民政局牵头发起“同心护苗”鄞州区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监护赋能项目,由北京大学鄞州“同心护苗”监护赋能课题组督导支持,宁波市健康家园公益服务中心项目组落地执行。本项目旨在通过事实无人抚养儿童需求评估与监护辅助服务,降低家庭监护风险,回应儿童及其家庭多维度的发展需求,推动构建儿童友好型社会氛围。
项目前期 从问卷调研到专业评估 前期入户调研 儿童风险等级评估表 招募及培训爱心妈妈志愿者
1月中旬,健康家园项目组从150余位报名爱心妈妈当中选择50位有专业背景或有志愿服务经历,且时间、精力充足的爱心妈妈志愿者,同时组织开展爱心妈妈监护辅助服务培训会,为后续入户走访能提供更加专业和科学的服务。
项目中期▲爱心妈妈培训会
项目组根据服务对象及家庭面临的不同问题和需求,制定个性化服务方案,每个月为服务对象开展线上和线下共两次个案服务,并建立一人一档动态档案。同时项目组与鄞州区民政部门建立双向沟通机制,线下与民政部门通过开展座谈会讨论服务对象所需资源类型及资源链接渠道等,线上保持紧密沟通,讨论资源链接进展,及资源导入后服务对象的变化情况。目前已根据个案家庭的需求,对接到残联、教育局等各条线,为个案家庭提供个性化资源:心理咨询师、康复机构、工作机会等。
▲区民政座谈会
随着服务的深入,服务对象的心态也发生了积极改观,愿意调整心态以“优势视角”看待自己拥有的内在力量和优势资源,对改善家庭监护状况等整体情况充满着期待。
爱心妈妈介入中危儿童进展
爱心妈妈志愿者根据服务对象需求开展常态化、个性化的志愿服务,每次走访后爱心妈妈会根据项目规范化要求及时记录志愿服务过程,留下志愿服务痕迹;同时项目组社工与北大督导组为爱心妈妈开展线上答疑解惑和线下志愿者培训,提升他们的专业能力,为个案家庭提供更专业的志愿服务。目前介入家庭正在悄悄发生着美好的改变……
北大入户走访 查阅项目台账 “爱心妈妈”交流 机构项目座谈 近期工作计划▲爱心妈妈交流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