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宁波市健康家园公益服务中心官方网站! 欢迎访问宁波市健康家园公益服务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家园公益
【困弱帮扶】“岁月静好,安宁守望”医务社工介入髓纤患者的临终关怀个案服务
来源:公众号 作者: 发布时间:2024-07-15 17:12:18

图片part1

「案例背景」

 个案35,女,71岁,2021年5月被确诊为骨髓纤维化,后案主因肝硬化、脾肿大,出现腹水症状严重,已在医院接受数月治疗。然而,鉴于医院当前面临的医疗资源紧张及病床周转率的需求,院方提议案主转为居家治疗。面对这一安排,案主家属深感忧虑,因为家中既缺乏必要的医疗设备来支持持续的医疗护理,也缺乏专业的照护人员来确保案主得到妥善地照顾。鉴于此,案主家属积极寻求外部帮助,并联系到了我们项目组,希望我们能够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指导,以确保案主在家的治疗与照护得到妥善安排。

part2

「分析预估」

「生理层面

  案主于2021年5月被确诊为骨髓纤维化,后由于长期的输血治疗,导致其呼吸系统、消化系统都受到了感染,后因肝硬化、脾肿大出现严重腹水的症状,各项身体机能开始衰退,需要长时间地使用吸氧设备,靶向药物的治疗,案主的意识也呈现半迷糊的状态。

「心理层面
  案主经历了生病、住院、瘫痪在床等情况后,无法自行调适身体变差带来的负面情绪,认为自己拖累了子女,对于死亡也是充满害怕和慌张。此外案主身体面对疾病的折磨,整个人的精神也是负面消极状态。

「家庭层面

  案主现居住拆迁房,70平米左右,无房贷。丧偶20多年,育有一子一女都为普通工薪家庭,案主靠低保维持日常生活,每月1000左右,案主日常大多数由其女儿进行照顾,每月有至少三分之一时间住院,自费需要4000-5000,社区帮忙解决一些后,现在每月仍需要2000左右。

part3

「理论依据」

“生物--心理--社会”介入模式

  临终患者是一个完整的系统,承受的不仅是躯体上的痛苦,更承受着心理、精神和社会的压力。据此,对临终患者的治疗也不应只是单纯治疗生理不适,还应该予以心理和社会等多方面的有效干预,重视临终患者的生理、心理和社会的整体状况。社会工作者面对的不仅是一个患有疾病的临终患者,更是一个具有丰富社会关系和多重社会价值的完整个人。
  “生物--心理--社会”介入模式改变人们仅从生物角度研究疾病的观念,由“以疾病为中心”向“以患者为中心”转变。对医疗及其相关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关心患者的生理需求,而且要关心患者的心理需求。不仅要关心个体,而且要关心患者的家属。体现了关注生命的人文关怀理念和关注社会的价值取向。
  临终之际的案主正在经受着躯体的痛苦、心理的折磨和社会关系的纠结,迫切需要别人给予更多的关爱,使其在生命的最后一段日子里能够得到真诚的照顾与无私关怀,不带遗憾地离开人世。

part4

「服务目标」

「总目标」

  通过社会工作者的介入,解决服务对象目前最紧迫的住院问题,满足服务对象基础的生理需要,给予陪伴关怀,让服务对象在生命的最后能够安然、温暖地度过。

「分目标」

  1.与医院进行协调沟通,首先解决案主目前最紧迫的住院问题;

  2.链接护工服务资源,解决案主日常照护质量不高等问题;

  3.疏导案主及其家属缓解不良情绪给予陪伴关怀

part5

「服务过程」


明确案主需求,建立专业信任关系

  本案主要是由于医院当前面临的医疗资源紧张及病床周转率的需求,要求其转为居家治疗,但案主家中没有必要的医疗设备来维持其生命体征,案主女儿便联系到项目组进行求助。社会工作者进行多次医院探望,运用专注、倾听、等支持性会谈技巧与案主女儿进行交谈,与案主女儿建立良好的专业关系。社会工作者通过访问、观察、分析面谈等方式收集整理服务对象资料,评估服务对象需求,与服务对象共同制定相应的目标及服务计划。
  社会工作者将本次服务介入的焦点在为服务对象提供紧急有效的服务,帮助服务对象在有限的时间内解决较为紧急的问题为明确目标。社会工作者了解到案主目前最大的问题就是能否让案主继续接受住院治疗,社会工作者经过与案主及其家人的多次沟通之后,确定后续的服务计划先从解决目前的住院问题,到照护质量的提高,再到案主及其家属心理状况的改善,协助其接受后续的治疗,提升案主生存和生命质量。

链接院方社工部资源,保障住院治疗

  社会工作者通过联系案主就诊的医院社工部,对案主目前的状况进行了综合的评估,同时,在社工部的帮助下与案主的主治医生也进行了协调和沟通,最终经过社会工作者多方协调,院方表示会经过系统评估案主的身体状况之后,再决定是否让案主出院,因此,根据案主目前的情况,院方向家属表示继续让案主接受住院治疗,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家属的焦虑情绪。

链接支持资源,提升照护质量

  社会工作者通过链接支持资源,依据服务对象的实际需求链接到了1名医院护工资源,与案主女儿交替照顾陪护案主,每天为服务对象测量清洁卫生、日常吃饭照顾服务,大大提高了提高案主住院期间的生活质量,解决了案主住院期间生活照料质量不高等问题。

提供心理疏导,释放情绪

  社会工作者每周前往医院陪伴案主,为其开展情绪疏导,提供精神慰藉,并协助处理相关治疗事宜。在陪伴案主的过程中,尽管案主的身体状况不佳,但能做一些简单的回应,社会工作者引导她讲述真实感受,释放内心压抑的情绪,社会工作者也耐心倾听,积极回应,给予情绪支持。社会工作者还向案主女儿普及了一些基础健康知识,并传授给她一些缓解病痛的非药物治疗方法,如音乐疗法等,从而提升对案主的照护质量。


part6

「服务成效」

  社会工作者成功链接医院社工部为案主解决了住院治疗问题,同时也为案主链接了一名医院护工,在一定程度上有效保证了案主的治疗效果和照护质量,并且通过为案主提供情绪安抚,倾听案主的烦恼或者不适,缓解案主的临终焦虑,同时联合社区医生根据案主的身体机能,有针对性地为案主提供合理的膳食食谱,减轻了家属的照顾压力。

part7

「服务反思」

  1.要从整体看待问题,对问题的急缓程度进行排序。抓住案主最迫切的问题首要进行解决,除此之外更要协助其掌握克服困难的能力,才能协助处于困境中的个人和家庭获得自信和力量,增强其生活的能力和战胜困难的信心,缓解案主及其家属的焦虑,促进其恢复正常生活。

  2.社会工作者在整个临终服务介入中,更多的是充当资源链接、资源协调及临终心理安抚者的角色。在案主面对临终过程中出现的焦虑、否定、郁郁寡欢状态,及时给予案主陪伴,使得案主内心更加坦然、安静地面对死亡。


  版权和免责申明 本文由原创发布于公众号,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责编: 佳佳 
  版权和免责申明   责编:佳佳  本文由原创发布于公众号,未经许可,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