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进一步提升医务社工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充分发挥医务社会工作作用,积极推动各医疗机构医务社工部门的建设工作,推动宁波市医务社会工作的发展,由宁波市卫生健康委主办、鄞州区卫生健康局和宁波市健康家园公益服务中心承办的“2019年宁波市卫生健康系统暨鄞州区医务社会工作管理培训班”于8月2日在鄞州区第二医院开班,来自宁波市十个县市区医务社工试点医院的负责人以及鄞州区医共体和其他医疗机构90余位人全情投入,现场干货满满。
鄞州区卫生健康局党委委员陈学敏致欢迎词,他表示,医务社会工作的开展一定程度上能缓解了医患矛盾,促进了医患和谐,赢得社会的支持,他们传递着润物细无声的力量。近年来,宁波志愿服务制度化走在全国前列,而医务社工和志愿者实现紧密联动能进一步提高医疗机构服务水平,促进了医院医疗服务体系的完善和医患关系的和谐发展。
宁波市卫生健康委医政药政处处长王涌对到场授课专家及与会人员表示欢迎,并对医务社工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
他指出,医务社工积极链接各类资源,采取专业方法帮助患者同时,给予他们情绪支持和心理疏导,充分体会人文关怀,促进了社会和谐。他希望参与此次培训班的人员能对医务社会工作有更加深入和全面的了解,并用三个“有”对大家提出了要求,致力于做有情感、有技术、有人文的医务社会工作者。
医学的本质属性是什么?如何看待医务社会工作?复旦大学社会工作学主任赵芳教授浅谈了医务社会工作在中国发展的意义,对于目前医务社工现状,她从医疗体制改革的背景、社会转型中的医患矛盾、医务社工在院内外的可实现价值等方面提出了独到的见解。
“医疗的过程是一个医患相互合作、相互成就的过程。”赵芳教授分享了来自美国、台湾、香港等地多组数据,她说,随着医务社会工作的发展和完善,对应服务范围也在不断扩大,服务时间不断前移。
医务社工现已成为医疗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生的助手、护士的伙伴、患者或家属的朋友。赵芳教授还引用的特鲁多名句“偶尔是治愈,常常安慰,总是去关怀”更是引起了在座所有人的共鸣。
张琳熠是来自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医院医务社工,结合自身工作经历,就医联体背景下医务社工服务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分享了作为医务社会工作者的看法。
宁波市健康家园公益服务中心主任吴滨滨就中心多年探索健康(医务)社会工作参与全域社会治理的“宁波路径”做工作分享。中心紧紧围绕“健康浙江”部署,以社会组织为媒介、动员社会多方力量,介入医疗机构各项医务工作需求,形成三方联动工作机制,发挥社会组织在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以“甬泉医疗救助指南(试行本)”为依托,吴主任对大病个案帮扶的路径、价值和成果进行了分享,联动本次医疗机构资源,共同为身处大病的患者提供有效的个案帮扶,给予大病中的患者和家属以有效的信息指导和信心,让无力者有力,让困境者前行!
那么,医务社工和志愿者如何实现紧密联动?
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社工部主任陈鸣敏从社工部组建、活动开展等多角度阐释了医务社工和志愿者联动能提供更好地志愿服务。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监察审计科科长岑利波与在座的人就医务社工介入方式进行了深入地讨论,并针对医院开展社工服务提供了具体的指导,对医务社工有了更加深入和全面的了解。
我们将“逃离禁闭岛”小组体验活动带到了2019年宁波市卫生健康系统暨鄞州区医务社会工作管理培训班上,通过角色扮演来模拟医护人员、患者和医务社工三者之间的内在互动关系。
我们健康家园的社工苏明谈到设计体验活动的初衷,她说一方面是让医务社工了解医护人员的诊疗计划,更为详尽地为患者提供支持,另一方面整合链接院内外资源,呼吁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其中,携起手来让患者受益。
据悉,此次医务社会工作管理培训班是截止日前全市规模最大的医务社会工作管理培训班,为下阶段推动宁波医务社会工作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