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宁波市健康家园公益服务中心官方网站! 欢迎访问宁波市健康家园公益服务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家园公益
【社工周特辑】首南街道格兰春天社区“春天五部曲,织密治理网”项目案例
来源:微信公众号 作者: 发布时间:2025-03-21 09:40:24

在新时代基层治理的浪潮中,首南街道社工站在党建引领下,以“书记领办项目为抓手,积极探索社区治理与服务创新的新路径。2023年,宁波市健康家园公益服务中心通过“首南街道项目反馈问卷”对街道内所有社区项目进行全面督导,为社区品牌项目的打造奠定了坚实基础。2024年,督导方式进一步升级,采用分层分类的精细化策略,精准提升社区项目质量,扩大项目影响力。

值此第19个世界社会工作之际,通过系列推文展示首南街道书记领办项目成效,今日以“春天五部曲,织密治理网”项目为例,展现党建引领下协商议事类项目的创新实践与成果。


引言

面对城市化进程中社区治理资源分散、居民参与不足、服务供需错位等共性问题,格兰春天社区以党建为引领,创新打造"春天五部曲"治理模式,通过民主协商、搭建平台、多元共治、文化浸润、法治护航五大路径,形成"人人参与、人人尽责、人人共享"的治理新格局。

01

案例背景

格兰春天社区成立于2009年4月,有6个小区,规模户数4455户,常住人口9500余人,划分为6个网格、37个微网格。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社区治理面临诸多挑战:治理资源分散,服务供需错位,难以精准对接居民多样化需求,如老年群体的健康服务和中青年群体的文体活动需求未能有效满足;居民参与不足,普遍存在“旁观者”心态,社区治理缺乏内生动力;邻里关系疏离,形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现象,社区凝聚力亟待提升;部分居民法治意识薄弱,矛盾纠纷频发,亟需通过法治手段维护社区和谐。面对这些挑战,格兰春天社区以党建为引领,积极探索创新治理模式。通过网格员走访,社区发动了468名党员及居民志愿者,组建“红管家”楼道联盟,以微网格员的身份编织社区治理网。同时,社区以“春天五部曲”为协商机制,聚焦群众民生问题,激发社区自治动力,致力于打造“春天Li”这一现代社区治理的新名片

02

服务过程

格兰春天社区通过健全“五个一”机制:一套机制、一个平台、一支队伍、一个项目、一批活动,从居民身边的“小事情”入手,撬动基层治理的“大变革”,不断深化“春天Li”品牌建设,通过讲好格兰故事、办好格兰事情,焕发社区治理新活力,推动社区治理从“被动应对”向“主动创新”转变。

1.阳光六步,启航民主决策轮。以缇景雅苑小区为例,自2022年底交付以来,小区网格员协同楼道微网格员分6组走访入住的408户人家了解到,现阶段居住的40%为老年人,60%为中青年群体,大家希望小区里的体育健身用房能尽早开放,便于日常锻炼活动。场馆面积580平方米,设有洗浴区、休息区、器材健身区、乒乓球室、舞蹈瑜伽室,开放式空间。考虑到健身区设备需要专人指导使用,且场馆需要人员管理和清洁,在未明确运营方案,只能暂时关闭。但是群众对于场馆开放的呼声较大,社区向科室汇报了群众需求后,通过“阳光六步走”议事机制,对场地实行“预约制+课程授课”相结合的模式进行部分场馆开放。

图片

2.畅通渠道,共筑治理新桥梁格兰春天社区在推进居民民主协商工作中,搭建“线上+线下”议事平台,线上采取设立微信网络议事群,线下开辟“阳光议事厅”、春天会客厅、花园议事厅5处实体空间“协商场地”更具开放性,多元化,让社区居民和各方力量更广泛、更便捷、更高效地参与到社区建设中来。社区建立“我爱我家”民主协商微信群,采用日常实时交流和集中在线协商等方式,居民通过微信群反映问题、发表意见、参与协商、监督执行;居民议事员通过微信群收集问题、发布议题、组织协商、公布结果;线下,每月开展一次“阳光议事会”,针对公共区域改造、品质小区建设、文化素养提升等居民关注的焦点进行会议协商,在民主议事过程中,无论在议事议题的收集、方案的讨论还是最终表决,都充分吸收群众意见,从而做出居民满意的决策,使社区议事真正体现民意。

图片

3.春天合伙人,携手共绘治理梦。“春天合伙人家园赋能”计划是社区2023年延续到今年的重点工作网格员通过入户走访排摸,集结区域党员、志愿者、单位、社会组织等多方力量,构建起了一个多元共治的强大阵容“党建引领+春天合伙人+公益服务”的治理模式,为居民提供专业化的社区服务“旁观者”到“生力军”,春天合伙人们发挥各自的特长,积极参与社区治理

图片

4.活动融合,唱响社区和谐曲。通过多举措发动群众参与社会治理。社区通过“我为春天献一计”活动向党员、居民代表、志愿者征集“金点子”,整合“春天合伙人”多方资源,开展贴合居民心意的活动和课程。从居民点单,到社区派单,再到合伙人接单,社区已经形成了闭环模式,践行“人人都是主理人”的理念,引导居民走出家门、融进网格,消除“最熟悉的陌生人”,形成邻里互帮互助的生动局面,增强群众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图片

5.法律驿站,点亮法治前行灯。今年新加入合伙人团队的浙江泽大(宁波)律师事务所,开展15分钟法治服务圈项目。成立了春天法律驿站,12名专业律师成为社区公益普法讲师。这一项目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为居民提供便捷高效的法律服务,同时也为网格内矛盾调解提供了专业支持。开通网格法律咨询热线、增设普法图书角、开展普法小课堂、公众号一周一普法等系列举措不仅普及了群众的法律知识,提供了便捷的服务,更提升了居民的法律素养和法治意识。为了让法治教育更加贴近居民生活,社区网格员邀请合伙人一起拍摄普法宣传片、法治情景剧、开展青少年“模拟法庭”等活动。

图片

03

项目成效

截止目前,已有42名达人和16家机构加入到春天合伙人计划。在此期间,微网格员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从精准捕捉民意立议题,到深入走访调研拟方案;从集中智慧把脉调方案,到公正投票表决定方案;再到全程公开透明促公信,最后到严格督促监督抓落实,每一步都闪耀着民主的光芒,确保了社区治理的科学性、民主性和高效性。

2024年暑假期间,社区集结鄞州交警大队首南中队、浙大宁波理工学院、艺培机构等12家“春天合伙人”单位,推出“夏日学缘”暑期班,制定了涵盖非遗文化、古筝、绘画、篮球、社会实践等40余节特色课程。“既‘托’又‘管’的方式,既减轻了双职工家庭的压力与负担,又让孩子们在暑假收获成长和快乐。

社区公益普法团队打造的春天法律驿站已开展普法课堂6期,法律热线服务居民60余人次,受益群众200余人。普法小推文从6月份更新至今,共推出10余期,累计阅读人数达2000余人次。项目所开展的普法类活动鄞响、甬派、人民日报客户端都进行了报道。社区的凝聚力、归属感和认同感也进一步增强。

04

项目反思

格兰春天社区通过“春天部曲”的实施,织密了社区治理的网络,激发了居民自治的活力,为构建和谐、法治的社区环境奠定了坚实基础。

1.党建引领需嵌入治理全链条。网格员通过入户排摸,将党员列入网格骨干队伍,构建了“社区党总支——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家庭户”四级组织红色管理体系。实现90%以上居民诉求在微网格内响应。推行通过“阳光六步走”议事机制,由党员牵头提出治理议题,建立“立议题—拟方案—调方案—定方案—促公信—抓落实”闭环流程。搭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多元化协商平台,畅通交流渠道,建立社区与居民联系机制,动态跟踪联系,使社区能够更贴近基层的实际情况、更全面掌握民主协商的全过程。

2.多元协同需构建价值共同体。“党建引领+春天合伙人+公益服务”的治理模式,为居民提供专业化的社区服务。从“被动参与”到“主动融入”,这一转变不仅激活居民的内驱力,更让社区充满了活力。同时通过打造“春天治理生态圈”,政府提供政策支持,企业承担公益服务,社会组织负责项目运营,形成“政府搭台、社会唱戏、居民受益”的良性循环。  

3.文化法治需建设场景化落地。文化浸润与法治建设并非只停留于口号宣传,而是通过具象化、生活化的场景设计,转化为居民可感知、可参与、可受益的日常实践。以“织爱行动”“夏日学缘”“法治情景剧”“模拟法庭”等作为载体,将价值观培育融入居民日常生活中,构建社区精神共同体。


  版权和免责申明 本文由原创发布于微信公众号,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责编: 佳佳 
  版权和免责申明   责编:佳佳  本文由原创发布于微信公众号,未经许可,禁止转载。